第6章 厝火積薪[第2頁/共5頁]
提及小兒子的婚事,俞氏展顏,她雖儘能夠一碗水端平,恐厚此薄傷了兄弟情分,然對聰明聰明的季子到底偏疼幾分,“諸事年前就備妥,隻等挑個好日子去納采。”
虎父犬子,後繼無人,不得不說這是天子,是蕭家,是大周的哀思。天子為甚麼那麼正視蕭杞,就是想培養一個合適的擔當人持續光輝。
俞氏垂眸苦笑,“是我著相了,年紀越大,膽量是越來越小了。”
俞氏沉默,半響才道,“唯有仁至方能義儘!”不管如何樣,胡家對薑家有恩,在胡朱氏的鼓吹下,更是人儘皆知,於情於理於顏麵,薑家對胡氏都要多幾分容忍。
“我瞧你模樣,有事?”俞太傅抬了抬眼。
“你啊,還是太安逸了,才故意機胡思亂想。伍家小娘子即將出孝,五郎的婚事可提上議程了。”
俞氏汗顏,忙道,“阿爹息怒,阿爹說的我都明白,以胡氏進門來的所作所為,休妻都是能夠的,隻是伯儒過不去內心那道坎,畢竟當年胡墉冒著性命之憂救了他。”
俞家不似薑家草根出身,俞家是傳承百年曆經幾朝不倒的世家,在屬於世家的黃金期間裡,顯赫更盛於皇族。自晉朝起,世家逐步式微,豪門崛起,中心集權,但是即便如此,俞家在晉朝三百九十七年間也出過三位丞相、五位尚書,三品以上官員共二十七位,還出過兩位皇後、五位王妃、三位駙馬。
俞氏心道,可就是這類‘迂’,讓麾下將士樂而效死,當初您不也看重他這點。
“那俞家呢?”太子胞姐泰平公主是俞家孫媳。
俞太傅笑了笑,“薑家繁華已極,冇需求摻雜這些事,陛部屬意誰你們便幫手誰,忠君纔是君臣之禮!”儲君不是君!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細說下俞太傅,此人就是個活著的傳奇。
俞太傅踱步到椅前,坐下,神情中暴露一抹凝重,“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陛下這是把端王當作太子的磨刀石呢。”
恰好冇出過一名掌兵的武將,俞家由盛轉衰的關頭就處在這茬上。即位三年的晉靈帝竟然不顧滿朝文武的反對把先帝的慧朱紫成氏從廟裡接出來封為貴妃,今後寵冠六宮。不過二年,俞後不明不白的薨了,成氏輕而易舉入住椒房殿,晉靈帝對成氏言聽計從,立室後輩各個身居要職,此中幾個還頗擅交戰,把持了軍權,一時之間,立室如日中天,連宗室都要退避三舍。立室黨同伐異,不過六七年風景,便有成半朝之稱。
俞氏應了一聲,接過丫環手中的錦帕替俞太傅擦乾手,笑問,“比來哪隻表示好?”
俞氏嘴角抽了抽,好聲好氣的安撫,“他一向都說遲誤了安和,胡氏那,經疇昔年的事他也想明白了,今後一視同仁。”即便對不住胡墉,那就多多照看下人家兒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