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兩不相乾[第2頁/共5頁]
晉時的女兒們,便是這般,既有身難本身的愁暢,又有傾身縛絲蘿的柔腸。
劉濃目送著紅絲巾飄進院中,抖了抖身上的鶴氅,心中一陣感概,不由得輕聲笑起來,未料看似荏弱的丁青矜竟是個剛烈性子!不過她卻曲解了,本身之以是不肯同業,確屬名份尚不決,便如他與丁晦之間的輩分還未論清,而這不成粗心,畢竟是通宜之家,兩家後輩走動時總得有個說法,哪怕華亭劉氏僅母子二人。且劉濃心中另有一事,那便是吳縣橋氏,橋氏與劉氏締結,而劉氏與丁氏締結,如若……(未完待續。)
宋禕接過梅枝,置在鼻下微嗅,陣陣暗香絲絲入魂,嘴裡卻輕聲道:“方纔,劉郎君已言過了。”
由錢塘至嘉興,再經海鹽,離華亭便隻要兩日路程,來福叫過一名白袍,命其騎著赤蛟先行。劉濃等人則在驛棧稍歇一日,冒雪而行甚是勞人,劉濃與刀曲隱衛自是無妨,但墨璃她們到底嬌弱,理應休整。投棧時,遇見了丁晦之妻陳氏與丁青矜。
宋禕彷彿並未聞聲,小婢怯怯的再問了一遍,宋禕閉著眼睛想了想,答道:“不必了,折回,至建康。”她從王敦軍府返來,奉王敦與寄父蕭整之命,前去建康。她本來是王敦最愛的侍姬,王敦得朋友勸戒惜身清欲,便將軍府中上百歌姬儘數遣離,宋禕亦在此列,因各種啟事被蕭氏家主蕭整收養為義女。
宋禕笑道:“何言?劉郎君但講無妨。”
丁青矜撲扇著睫毛,答道:“華亭劉氏,劉伯母。”
來福瞅了瞅漫天的風雪,躊躇道:“小郎君,再不趕路,怕將夜宿於野。”
經得這一打岔,邊行邊思的劉濃回過神來。瞧見綠蘿麵色烏黑,悄悄跺著兩腳,身子亦在微微顫抖。劉濃心下暗愧,笑道:“來福,你帶綠蘿先回。我稍後便至。”
劉濃回過甚來,看著丁青矜走到本身麵前,淺身萬福,隨後端著雙手伏在腰間,聲音不暖不寒:“劉郎君,君便若那高飛之鶴,丁青矜的確羨之慕之。昔日君言,琴音雄渾足乃至鏘鏘,而箏音清伶不成至激越。但是,青矜自小習箏,自知箏音絕非如此,心如有月,指下便可灑得橫江。故而,劉郎君莫要憂心,丁青矜前去華亭隻為劉伯母也,與君不相乾!”說完,款款再一禮,回身便走。
陳氏一聲暗歎,劉濃所言在情在理,也隻得作罷。
當沉悶的馬蹄聲越來越近時,帶刀的部曲正將蓬帳收籠,宋禕正欲鑽入繡簾中,而她之以是挑選在此地等待,是因為那處高地可未來往車輛一眼攬儘。
宋禕斜倚蠟梅目送劉濃主仆三人拜彆,風雪漫繞著她的滾邊鬥蓬,一半是潔雪,一半是嬌顏,煞是惹人眼。
劉濃翻身落馬,快步上前,迎著宋禕的眼睛,揖手道:“宋小娘子,可否借一步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