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心相篇》 天眼看人無遁形[第3頁/共6頁]
30、好與人爭,滋培淺而出息有限;必求自反,積蓄厚而奇蹟能伸。
諒解光陰,記著誇姣,刪繁就簡,定格光陰的片段,任生命的潮流湧動,我心自安然。
【譯文】爭強好勝的人雖能風景一時,卻出息有限;不與人爭,常常自我檢驗的人,福德豐富奇蹟必然能發財。
【譯文】能夠仰仗人事,考證天道(天理、因果報應)的精確。
5、轉眼無情,貧寒夭促;時談懷舊,繁華期頤。
18、辦事遲而不急,大器晚成;己機決而能藏,高才早發。
38、積功累仁,百年必報;大出小入,數世其昌。
五代、北宋之間,有個馳名的道講授者陳希夷,就是傳說中的“陳摶老祖”,他留下一篇傳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經》的味道,與那些江湖傳播的相麵術不成同日而語,比曾國藩的《冰鑒》更加大氣,很有止惡揚善之功,讀之耐人尋味。今原文加譯文閃現,供大師一觀。1、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29、易變臉,薄福之人奚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譯文】隻知有怨不知報恩的人,估計很難長命;斤斤計算的人,也不會有大的福報。
54、何知明經教職?誌近行拘。
27、處家孝悌無虧,簪纓奕世;與世休咎同患,血食千年。
43、如何暴疾而歿?縱慾奢情。
【譯文】不要把愛占小便宜為“守成”,貪小不免肇事敗家;不要覺得珍惜財務是鄙吝,惜福者常常是仗義疏財的人。
41、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各種皆薄。
【譯文】多言好勝的女人,即便有後代也必受傷克;儘孝兼慈的女人,不但助夫還能旺子。
【譯文】知其善而守住善道,有福之人能夠錦上添花;知其惡而不去做,有禍之人能夠轉禍為福。
【譯文】處家孝悌無虧的,世代福祿不儘;與世人磨難與共的,永久受人敬佩。
【譯文】一小我心平氣和,能夠預感他的子孫必然繁華繁華;外才鬼纔不聽彆人勸止的人,不遭大禍就必然很貧困。
3、消沮閉藏,必是奸貪之輩;披肝露膽,決為英傑之人。
40、如何餐刀飲劍?君子剛愎自用,小人行險幸運。
【譯文】榮辱得失不動心的人,不是貴也是大富,長命更不消說了;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功名可成,也有大奸之人。
【譯文】趁火打劫、賤買人家財產,子孫都是敗家子;尊師重道的人家必然出孝子賢孫。
13、賤買故鄉,決生敗子;尊崇徒弟,定產賢郎。
【譯文】府中奴婢成群,仆人必然是寬宏待下;家中資財豐富,仆人必然是節約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