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夢想漣漪 - 推薦《笑,必須由你自己完成》

推薦《笑,必須由你自己完成》[第1頁/共4頁]

我去廣島戰役記念館地點的戰役公園,那天風雨交集,戰役公園裡仍然是滿地的戰役鴿。它們不怕那淒風苦雨嗎?這些戰役鴿莫非是死者的魂?向統統前來的人固執地呼喊戰役。

我1984年4月拜候廣島,自那年的8月開端,25年間我年年準期收到廣島市長的信,反對戰役,號令戰役。我便常常想起戰役公園裡那些固執的鴿子。又感覺這一封封信彷彿是戰役鴿銜來的。

近6年的戰役,是曠日耐久的可持續粉碎、可持續毀滅!跟著兵員的完善,德國規定滿15歲的男性都要成為“空防助手”。16歲到60歲的男性組建“群眾衝鋒隊”。又把國防軍參軍春秋從18歲改成16歲。“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召兵1800萬人,“賭上了全數德國男青年的生命”。

另有一個我在加拿大傳聞的斑斕故事。傳聞當年荷蘭女王帶著身孕避禍到加拿大都城渥太華。荷蘭的傳統是生女才氣擔當王位,但必須是生在本國的。加拿大就立即指定女王住下的那一塊地盤歸荷蘭,插上荷蘭國旗。女王在渥太華的“荷蘭”生下一女。厥後,荷蘭女王返國後每年春季為渥太華為加拿大運來多量鬱金香。

很多人是通過上一代人遺留的家書,體味父母墓碑上冇有刻下的故事。一名德國婦女說:“兩次大戰給德國人帶來了附近的運氣。母親和我都是在不到一歲的時候落空了父親的。我的外祖父死於第一次天下大戰,他死的時候和我父親失落時春秋不異,都是30歲。為了不讓如許的悲劇重演,一個首要的前提是不要落空對那場可駭戰役的影象。”

但是,作者想:“這個出世過黑格爾、康德、馬克思、尼采等巨大愚人的睿智民族為甚麼曾由衷推戴納粹的極權、獨裁和殘暴?這個滋養了歌德、貝多芬、巴赫等文學藝術大師的文明國度為甚麼曾一手製造出人類汗青上最暗中和可駭的種族滅儘罪過?又是甚麼力量使這個國度在每次慘痛挫敗後都能再度崛起並仍然躋身於天下頂級強國之列?”

這本書叫《德意誌的另一行淚》。向來在電影裡看“二戰”的歐洲,都是德國法西斯的施虐。但是戰役一樣地也使德國支出了代價。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前夕,7個16歲的孩子被穿上了肥大的禮服,這群尖嗓子的“甲士”被卡車卸在巴伐利亞一座小城的河邊去保衛一座橋。獨一逃出來的一個“尖嗓子”厥後寫了一部顫動的小說,厥後又變成聞名的電影:《橋》。另5個“尖嗓子”死於第一天的戰役,而那一天,也是“二戰”德軍的最後一天作戰。從任何方麵講都戰個莫名死個莫名。這些孩子穿的禮服再肥大,他們的消逝也纖細得像省略號裡的一個小點裡邊的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