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古畫、古琴和古詩中的禪境[第1頁/共2頁]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千裡黃雲白日曛,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烏黑。
歸雁圖(杜甫)
烏孫部落故鄉遠,邏娑沙塵哀怨生。
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
七絃為良朋,兩耳是知音。
卻過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心靜聲即淡,其間無古今。
圖:寒江獨釣圖(馬遠宋)
此時,唯琴、唯人,唯六合,蘊涵六合人之合諧內涵精力。
時人諳蔽,不知賢者;
月出鳥棲儘,寂然坐空林。
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
在你的心窩裡打個轉,
嵇康曰:“琴能感六合乃至和”。
圖:聽穎師操琴明(杜堇明)
圖:梅下弄月圖(餘集清)
月下操琴圖(升州羽士明)
不管是琴、是茶,皆是在靜中洞見內涵的自我,養中正平和之性。
響餘群動息,曲罷秋夜深。
小重山(嶽飛)
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黃慎好聽琴(白居易唐)
平沙落雁(劉改之宋)
之子於歸,遠送於野;
圖:落日秋色圖軸(馬麟)
學習,賞識,分享。
躋攀分寸不成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莫愁前路無知己,
欲下未下風婉轉,影落寒潭三兩行。
欲雪違胡地,先花彆楚雲。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竹裡館(王維)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吟徵調商灶下桐,鬆間疑有入鬆風。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來去旋如有情。
涼颸聽又起,蕭颯満疏林。
圖:聽琴圖(趙佶宋)
圖:洞庭秋月圖(玉澗南宋)
門前剝啄誰叩門,山僧未閒君勿嗔。
聽穎師操琴(韓愈)
一聲來耳裡,萬事離心中。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
浮雲柳絮無根蒂,六合闊遠隨飛揚。
讓心靈迴歸到內心的安靜。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裡夢,已半夜。
《幽蘭》(孔子)
聽琴圖(蔡京)
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修誠意聲和1、物我合一,終歸1、複本然,融入大道的精力內涵。
萬裡衡陽雁,本年又北歸。
蘆花一片月,寂寂寒江深。
圖:平沙落雁(張遠元)
--摘自收集
清泠由木性,淡泊隨民氣。
北風吹雁雪紛繁。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昵昵後代語,恩仇相爾汝。
琴者,悄悄安坐,身外無物、古今不存。
《船夜援琴》(白居易)
欲將苦衷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歸家且覓千斛水,淨洗疇前箏笛耳。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