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第1頁/共14頁]
聞不輕言,汝當作佛,
複有諸菩薩,讀誦於經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人、善女人,如來滅後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講解、若謄寫,得千二百意功德。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解是義已,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籍、治世說話、資生業等,皆順正法。三千大千天下六趣眾生,心之所行,心所行動,心所戲論,皆悉知之。雖未得無漏聰明,而其意根清淨如此。是人有所思惟籌量言說,皆是佛法,無不實在,亦是先佛經中所說。”
群臣諸宮人,聞香知地點。
法師住於此,悉皆得聞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佛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如來滅後,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智者若長若幼,聞是經隨喜已,從法會出至於餘處,若在僧坊,若餘暇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裡,如其所聞,為父母、宗親、善友知識隨力演說;是諸人等聞已,隨喜複行轉教;餘人聞已,亦隨喜轉教;如是展轉至第五十。
彆離而說法,持法華經故。”
“是人鼻清淨,於此天下中,
諸天若聽法,或受五欲時,
沉水及桂香,各種華果香,
“疇昔有佛,號威音王,
不輕菩薩,往到其所,
天人龍神,所共扶養。
以是人緣,值無數佛,
言此經深妙,千萬災害遇,
持是法華者,聞香悉能知。
珍寶之輦輿,及乘天宮殿。
說法者遠住,聞香知地點。
入禪出禪者,聞香悉能知。
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樂,
教養成績,令住佛道。
如是展轉上,乃至於梵世,
及聞男女聲,孺子童女聲,
“複次,常精進,若善男人、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講解、若謄寫,得千二百舌功德。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若以舌根,於大眾中有所演說,出深妙聲能入其心,皆令歡樂歡愉。又諸天子、天女、釋梵諸天,聞是深妙音聲,有所演說談吐次第,皆悉來聽。及諸龍、龍女、夜叉、夜叉女、乾闥婆、乾闥婆女、阿修羅、阿修羅女、迦樓羅、迦樓羅女、緊那羅、緊那羅女、摩睺羅伽、摩睺羅伽女,為聽法故,皆來靠近、恭敬、扶養,及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家屬、小轉輪王、大轉輪王、七寶千子、表裡家屬,乘其宮殿俱來聽法,以是菩薩善說法故。婆羅門、居士、國渾家民,儘其形壽,陪侍扶養。又諸聲聞、辟支佛、菩薩、諸佛,常樂見之。是人地點方麵,諸佛皆向其處說法,悉能受持統統佛法,又能出於深妙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