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鎮北堡把總劉仁玉[第2頁/共5頁]
“安德順,你乾甚麼呢,還不跟著主子萬歲爺。”王承恩見崇禎有要走的意義,趕緊對著剛纔一向在崇禎身邊站著的安德順說道。
第二日,兵部就將此次大捷的升賞事件議定結束,交內閣審議,大檔蓋印,天子過目便告完成,接著兵部便將升賞文書發往陝西。
崇禎六年六月上任的三邊總督武之望的運氣實在是差的離譜,流賊造反,固原兵變,再加上每年必不成少的蒙古寇邊,武之望當真是焦頭爛額,現在看到一個好動靜,當然是大喜過望。
孫奎勝端坐在正中的椅子上,兩旁的椅子上彆離坐著劉仁玉,李繼業,楊德勝,何二狗,另有張鐵牛。
“這好辦,你們先歸去,等會兒我就派一個領導去找你們。”孫奎勝道。
“既如此,我等先行告彆。”劉仁玉站起來,拱拱手,便回身而走,餘下世人也是拱拱手便走。
第七章鎮北堡把總劉仁玉
劉仁玉等人具回堆棧安息,而靖邊堡守備孫奎勝府邸處的書房內仍然亮著燈火。孫奎勝與他的親信幕僚正在寫請功文書。
孫奎勝將文書用信封裝好,便著人立馬連夜送往延綏總兵吳自勉處。至於證明軍功的首級,印信等物則差人另送。
看到這麼個景象,崇禎多少有些打動,他從龍椅上站起來,走下台階,親身把王承恩扶起來,好言欣喜道:“你啊,都是司禮監秉筆,宮內數得著的大檔,如何如此作態。唉,朕承接父兄的重擔,現在又不是天下承平的時候,遼東建奴就在京師附近,不勞累一些如何能行。不過既然本日得了這麼一個捷報,朕內心還是有些歡暢,有功的將士要升賞,這個事兒你去交給兵部辦理。好,既然現在時候不早了,朕就依你,早些安息便是。如何,王公公,可順了你的意吧。”
京師,紫禁城,養心殿,天氣已暗,一個身著黃袍的年青身影伏在桌案上,桌子上儘是奏疏,他藉著燈火的照明在看奏疏,他那張年青的臉上寫滿了與他春秋不相稱的哀傷與滄桑。
世人相互之間慶祝一陣,孫奎勝便又開腔對劉仁玉道:“你們立下大功,俱受升賞,那墩台故地就不消再去了,本來我是籌算讓你們留在靖邊堡城,在我帳下聽用,但是我固然升了個遊擊,上官發的餉銀倒是未曾變得分毫。靖邊堡城就這麼大,你們升了官兒,總要養些親兵仆人,在這兒你們不會有甚麼進項。倒不如將你們外放,給你們一個軍堡,那邊的百姓都交給你們來管,你們就在那邊屯田養兵。我們大明在太祖爺的時候不就是屯田養兵嘛,我想以你們的本領,不但能把屯田的事情做好,應當也還能養出一支敢戰之軍來。到時候,打打北虜,超轉進級自是不在話下,如何樣,可還對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