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大發戰爭財的準備[第3頁/共4頁]
除了向德國租船,江渝還在之前大量向日本、美國、英國、法國租船,比擬之下,日本和美國的船比較輕易租到,而英國的船則不輕易租到。
“我們國防軍向來不缺彈藥。”楊洪飛笑道,彈藥補給也是國防軍的一大底氣,此時中國的彈藥出產技術遠遠超越其他各國,隻要德國具有一樣的技術,但德國的技術也已經部分掉隊於中國了。
就以本來的汗青,日本鈴木公司趁著一戰期間在英國大肆囤積物質,成果到了1918年,其停業額在戰役期間已經積累到了15億日本。
這一年中國修了大量鐵路,而本身的鋼鐵產量此時隻勉強擴大到了150萬噸的程度,3萬多千米的鐵路,150萬噸鋼材底子不敷。
比擬之下,輪船的運費還更低。
囤積糧食大發災害財確切無良,但此時江渝對於這類本質不異的大發戰役財的行動卻無任何心機承擔。
到時候江渝的遠華個人的股分,以及德意誌銀行、德國貿易銀行的股分都將被德國充公。
……
而鐵路沿線的小鐵礦一樣能夠停止開采,如此一來鐵礦石的產量就將急劇增加,從而拉動鋼鐵產量急劇增加。
“這類步槍射速很快,精準性也很良好,絕對是一種好槍。”楊洪飛陳讚道,李守鏡也把槍彈打了出去,然後點了點頭說道:“確切是好槍,在疆場上光憑步兵火力就能對利用拉栓式步槍的仇敵停止火力壓抑了,但對槍彈的耗損又要加大了。”
再加上囤積使市場供應減少,以及戰役環境下的出產減少、需求暴增,其利潤起碼有五六倍,有些商品運作得好,乃至利潤能高達十幾倍、幾十倍。
到時候那些靠入口鐵礦石的鋼鐵廠豈不是全廢掉了?
用汽車?
“再打兩億資金疇昔,讓他們趁著戰役剛開端,物價還未開端抬升的時候持續收買。”江渝頓時做出了決定。
但是他們手上的步槍卻變成了03式步槍(M1加蘭德)。
比方一個儲量為100萬噸的礦場,不成能兩年就挖光吧!那不但在扶植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成果利用壽命卻隻要兩年!
還好江渝有所籌辦,提早囤積了大量鋼軌,當然這些鋼軌並非是為了囤積賣錢的。
隻要鐵路、輪船!
要曉得交兵期間,運費將會越來越高。
“第一批新式步槍十萬支,設備五個師是綽綽不足了。大帥俄然把新式步槍發下來,估計過不了多久山東得打上一仗了。”
租到這些輪船後,戰役期間中國的陸地運輸也不需求看英國人的神采。
就算是掉隊一些的輪船江渝也讓人租來,戰役一旦開打,國際航運代價將會暴漲,到時候就算是把這些船轉租出去就能賺回一大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