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民間春秋 - 第百四十回 耿蘭遠嫁再返北

第百四十回 耿蘭遠嫁再返北[第1頁/共5頁]

家裡儲存得充足多了,兄弟倆就將多餘的土豆或送人或傾銷出去。每當送人或傾銷時,他們都會如數家珍普通地奉告對方如何蒔植、如何食用……

坐在一邊為思兒餵奶的耿蘭,看到嫂子用尚武當年帶返來的鑿鐮刀,諳練地從一個個留種用的大土豆上挖下來一塊兒又一塊兒一寸大小,三角形狀的種塊兒放在大笸籮裡,然後滾上一層草木灰,再將它們悄悄地挪進大竹筐裡。四個大竹筐都裝滿了,尚武和哥哥各挑兩筐,高歡暢興地到坡地上種去了。嫂子就把挖剩下那些冇有芽眼兒了的土豆塊兒洗潔淨了,或紅燒,或切得細細的做成醋溜土豆絲。耿蘭從嫂子做的這些土豆菜中,真就吃出了從小熟諳不過的味道!

載著李尚武和耿蘭一家四口的大騾車路子武昌鎮時,恰好是一個陰沉初夏季的半下中午分。西斜的暖陽照在武昌鎮的大街冷巷上,一派閒靜平和的舒暢氣象。大騾車來到白家寬廣的大門口了,李尚武帶著耿蘭和一雙後代懷著難以言表的表情進白家看望喬氏母女。耿蘭劈麵謝過娘孃親身為她經心刺繡的“五色甜菊”繡品。五年多之前,“五色甜菊”作為耿蘭彌足貴重的嫁奩隨她遠赴江南小鎮的李家;而現在,這件繡品又要伴同李尚武一家人北上回到“三六九鎮”去了!

但是冇有想到的是,年近花甲的李妻竟然因為過分思念亡夫,茶飯不思日漸衰弱下去了。後代們固然苦心安慰但終不見任何結果,最後儘自苦悶成疾,也不幸在李長善故去僅僅半年以後,就放手隨夫西去了。臨終之前,白叟家再次提示尚武不要健忘亡父的臨終叮囑,必然要帶上遠兒跟從耿蘭北上,好讓賢惠的兒媳能夠與親生父母長相照顧,尚武也好為寄父儘再生之孝道。

喜好官方春秋請大師保藏:官方春秋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喬氏母女倆天然不免感慨落淚唏噓一番。尚武則對愛妻說:“你不消遺憾的,這個姐夫和我們家的阿誰姐夫幾近就像是一小我一樣呢,就連說話舉止也很像。至於小東伢嘛,他長得很像姐夫。要說小時候的模樣,跟姐姐那對兒龍鳳胎中的男娃娃很有幾分類似呢。你也很像咱姐,讓娘娘和姐姐轉告就是了!”

一年多以後,樸重與王巧妞兒結婚,成為“耿家小書院”的第一對伉儷教書先生。

一年以後,耿蘭誕下一個敬愛的男娃兒,尚武為愛子取名李遠,家人都喊他遠兒。耿蘭深知,尚武所覺得兒子取這個名字,實際上是從內心深處表達對於愛妻闊彆父母親人的無儘歉意!

在年前這段時候裡,耿老爹伉儷倆一邊忙繁忙碌地籌辦各種百般的特性年貨,一邊為次女耿蘭籌辦了兩倍於聘禮的嫁奩,叮囑了統統想到應當叮囑的話。正月初三,耿老爹將嶽父百口和左鄰右舍堆積在一起,大師夥兒懷著既歡樂,又遺憾的龐大表情吃了一頓豐厚的喜飯。正月初六吉利日,這一對有戀人就以伉儷的身份,在親人們的聲聲祝賀中,一起往江南小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