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凱旋[第4頁/共4頁]
劉鈞咂巴下嘴巴,甚麼話都不說了。彷彿現在全部大明高低,對於外虜和內寇,都是一樣的觀點,那就是要攘外必先安內。上至天子首輔,下至布衣百姓,一提及這事來,幾近就是高低同心。
PS:感激雨12344、老鐵公雞、MWEB 、歡愉的在男、南營玉、書友1304171…、rqz296等諸位的支撐,感謝大師!
如果冇有這句特許旨意,你一個手握兵權的總兵,是不能去本身籌措糧餉的。朝廷對於兵權的節製,最管用的一個彆例就是將領領兵,而朝廷節製糧餉。如果你將領本身能籌糧措餉,那朝廷還能放心?
不過現在特彆期間,天子也不得不在這些方麵放鬆一些了。如果將領們真的能本身想體例弄到糧餉不消朝廷承擔,又不是直接縱兵劫掠的話,天子會很歡暢看到的。
劉鈞冇有直接帶兵去鄖陽,而是坐船直下黃州,先回麻城故鄉。
劉鈞對於汗青上這些年詳細產生了甚麼樣的事情並不太清楚,他隻曉得汗青上明朝另有不到五年就要滅亡了,並且彷彿在此前,明清彷彿確切在關外打了一次大決鬥,導致了精銳儘失,使得在關外情勢再冇法挽救,而中原的流匪也是以乘機坐大,內憂內亂,大明終究一下子崩潰,李自成率先攻入北京,然後滿清又殺進關內,擊敗了李自成,竊據了中原。
厥後因為獲咎了楊嗣昌,被楊嗣昌調到兵部任職方主事,再調到盧象升軍中讚畫參謀,涿鹿之戰時,盧象升派他去高起潛軍中求援,高起潛置之不睬,楊廷麟趕回盧象升軍中時盧象升已經全軍淹冇,後楊嗣昌得知楊廷麟冇死,又將他貶往江西。
“朝廷給了五萬新軍的名額,皇上給了一萬的仆人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