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火炮運輸大隊長[第3頁/共5頁]
ps:感激左道之人而、上天一休的月票支撐!
找到船隻後,劉鈞和鄭芝龍把大船開到沉船上方的海麵,然後放下繩索,用滑輪把數千斤的火炮吊起來。
當時大員島一側是外海,一側是由諸島圍起來的台江內海。但大員島熱摭城四周的水很淺,冇法收支大船。大船普通先停在內裡的南北兩個泊口,然後用劃子運送貨色達到大員島船埠。
他感覺本身底子就不該該來摻與這趟渾水,一艘如許的戰列艦,得破鈔一年多時候製作不說。製作的資金就多達三萬多英鎊。
鄭芝龍為了獲得海下的那些火炮一半,主動的構造著精通潛水的海員,給他們安排分組,輪番下水尋覓沉船。
“十噸黃金?”德包爾張大著嘴已經不曉得要說甚麼了。竟然用噸來計算黃金,還十噸,明國的侯爺如此貪婪,另有半點誠意嗎。
去他孃的戰役,這跟我有半點乾係。
他見了來人,直接向他們提出了前提,然後就讓他歸去了。
明軍每天都能從海裡撈起上百門火炮,澎湖島上更是兵馬雲集。越來越熱烈。劉鈞一麵等候新集結的艦隊到來,一麵又讓人持續加強澎湖島上的岸防炮台工事,還重新修複擴建當年荷蘭人在島上製作的要塞。
鹿耳門水道北麵是鹿耳島,南麵是北線尾島,過了水道就是台江內海,而北線尾島南端劈麵恰是大員島的熱摭蘭城,中間隔著的恰是南邊水道。
他一拍桌子,“各位,非常抱愧的在這裡告訴你們,從現在起,我們英國將退出與明帝國的戰役。明天一早,我就將帶領我的四艘戰艦分開大員返回巴達維亞。比及了那邊,我會替你們把這裡的戰事情陳述訴你們的總督的。”
崇禎十二年十仲春月朔晚,劉鈞帶領這支龐大的新艦隊自澎湖解纜,於當天中午順利到達大員台江鹿耳門。
自澎湖敗回大員後,熱蘭摭城堡裡,一眾英荷軍官們都長唉短歎,誰也冇有推測,他們集結了那麼強的一支艦隊,竟然敗的如此之慘。
“大肚王部下有很多人馬,如果我們給他們金銀,該當能夠雇傭他們來幫我們做戰。”
從南北泊口進入大員島有三條水道,南北兩條水道外,另有一條更淺的水道鹿耳門,出入僅容三舟。
眼下已經是十一月,海上是夏季風,從東印度群島到這裡並不順風,動靜陳述歸去,那邊就算頓時派出艦隊前來聲援,也起碼獲得來歲夏季乃至是更晚。而此次他們在這裡集合了這麼多艦船,東印度群島那邊也抽不出多少船來了。
鄭芝龍要殺掉那些荷蘭和英國俘虜,劉鈞卻把他們保下來了。這些俘虜多數是陸軍,也有很多是海員,另有一些則是商船海員,乃至有些是大員島上的南亞仆人、台灣熟蕃土著,以及東印度公司的職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