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稱雄 - 第367章 擁兵自重

第367章 擁兵自重[第2頁/共4頁]

倪元路仍然反對。

“鎮江和旅順二地呢?”陳新甲問。

吳襄緩緩答道,“遼西新敗,東西喪失大半,必須彌補東西馬匹。彆的,新整編兵馬,也需求發給糧餉,要出兵,還得發給開赴銀和行糧,因為剛曆新敗。是以這筆錢還得增加,如此才氣讓兵馬出戰。彆的,還得征召民夫運送糧草東西到火線,也需求征召民夫車馬,皆需用銀。”

他做夢都冇有想到,鬆錦大敗的卑劣局勢下,遼東竟然還能傳來如此好的動靜。他感受上天還冇有丟棄他,上天還是眷顧大明的。

他絕冇推測在鬆錦大敗之時,遼東卻反而獲得出人料想的大捷。黃台吉被斬殺陣上,遼陽被光複,遼東軍乃至已經兵臨瀋陽城下。這連串的勝利,乃至可謂自天啟以來未有之破天荒的大捷。

很久後,崇禎坐在禦座歎聲道,“關於關外戰局,你們說的冇錯。假定冇有義州和鬆錦大敗,假定洪承疇、孫傳庭還在,朝廷有他們統領遼西兵馬,現在還可心趁機建議發攻。可眼下遼西精銳儘失,軍心不振,吳三桂和祖大壽也底子偶然再戰。”說到這,崇禎雙手緊握成拳,“可惜,最需求他們的時候,卻完整希冀不上。”

“內閣的諸位大學士都以為該噹噹即把遼東軍調返來,放棄遼東的旅順和鎮江。”崇禎咬著牙幫,“若關寧有失,遼東守之也是無用。但朕不想就如許放棄遼東,陳卿,我但願你能當即派人與清人會晤,與他們媾和。大明情願用遼東的金、複、蓋、海、遼諸州之地,調換清人所奪占的鬆、錦、義、廣寧等諸地,兩家以遼河為界,遼西歸大明,遼東歸後金,兩邊休兵罷戰。”

崇禎皺了皺眉頭。

吳三桂在寧遠收攏敗兵,把這些彆鎮的敗兵都整編進了本身的軍中,現在遼西寧錦三鎮勉強又編滿了九萬兵,但實際上隻要八萬,有一萬空額。這八萬還多是敗兵,缺甲少械,軍心不振。

崇禎天子虛抬手臂,讓他免禮平身。這位戒備協理吳襄恰是遼西提督吳三桂的父親,曾任遼東總兵官。當年因援大淩河潰敗逃竄而被罷免,但因吳家在遼軍中的首要影響力,崇禎裁撤吳襄總兵職的同時,又不得不加封吳三桂為遊擊將軍,而僅隔一年後,又讓吳襄規複總兵之職。

“此時穩妥一些總不會錯的。”陳新甲道。

說到底,還是要錢。

他很擔憂朱慈燁在瀋陽孤軍深切,會呈現壞的竄改,擔憂朱慈燁的遼東軍撐不過這個寒冬,更擔憂西北重起的流匪事情,越鬨越大,能夠竄向中原和東南地區。也擔憂東南一帶的抗稅越來越嚴峻,減輕朝廷的財務危急。

這下崇禎真有些不曉得要如何開口了,他隻能冷靜的喝茶。

崇禎很清楚,遼西兵敗以後,朝廷損兵十餘萬,關外僅剩下寧遠一城。吳三桂和祖大壽本來都應論罪惡罰。但遼西隻剩下寧遠,寧遠又以吳三桂和祖大壽的寧錦兩鎮兵馬氣力儲存稍好,不管如何。這個時候朝廷都不能懲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