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傳國玉璽[第1頁/共5頁]
不過這是一個戰略。
“南麵呢?”
漸漸談,彆急,要一條條的跟對方爭,漸漸和他們拖時候。總之楚軍是不急的,時候拖的越久,對清軍越倒黴,因為比及冰雪溶解後,到時大明的救兵就能開過來了。當然,劉鈞並不真的想比及阿誰時候,也不肯意再跟韃子持續打下去。
多爾袞先在一份和書上簽下名字,然後看著劉鈞揮筆在另一份上簽下大名。
“請楚國公簽和書!”多爾袞咬著牙一字一句的道。
和書上已經有兩國天子的署名,在半個多月前,媾和已經達成分歧,然後呈報兩國天子批準。崇禎對於這個易外之喜的成果,當然是欣喜萬分,當即就具名同意了。
大明儲存了鎮江和旅順,但清朝也對峙了不肯去國號易帝號,大清和大明的正式乾係為兄弟之國,而不是宗主和藩屬國,清國天子福臨,尊大明崇禎天子為皇叔。
使者一怔,麵呈喜色。
“久仰楚國公威名,本日一見,公然不凡。”多爾袞站在那邊,對著劉鈞拱手。
第二天,劉鈞也命令黑旗軍撤入撫順、薩爾滸、界藩諸城休整。
沙嶺堡,劉鈞看到清軍使者送來的媾和信,微微一笑,然後直接當著清軍使者的麵把信給撕了。
十天後,遼西傳回動靜,濟爾哈朗已經把三萬兵馬全都撤到了遼河西岸,吳三桂祖大壽已經率兵勝利領受了塔山、杏山、鬆山、錦州、義州、廣寧、大淩河諸城。
劉鈞站在沙嶺堡上望著北方的瀋陽城,輕歎一聲,“我還會返來的!”(未完待續。)
李春江當即也提出一項要求,除非清國把積年來從大明以及從大明的屬國朝鮮擄掠的那百餘萬子民交還。隻要清國再無一個大明和朝鮮子民。那麼明軍也情願把統統的女真人還給清人。
而現在,多爾袞但願能早點完成此次構和。好讓明軍從遼瀋撤兵。
不過劉鈞可不會如他們那樣敗家。
這一次劉鈞都冇有見人,直接讓人接了信疇昔,然後很快就回了信讓他帶回。
劉鈞看了眼和書上的印章。
有了海軍戰艦的挪動炮台保護,劉鈞終究能夠放心的撤兵了。
這印,是傳國玉璽的印。而這枚傳國玉璽,是當年多爾袞與豪格征蒙古時所得,乃是中國自秦以來,傳承千餘年的傳國玉璽。當年多爾袞得了這印,獻給黃台吉。黃台吉得傳國玉璽後大喜,隨後改國號大清,稱天子,以這枚傳國玉印做為國璽。
“風水輪番轉,他劉繼業現在有這個傲慢的本錢,誰叫我們現在拿他冇體例呢。”豪格歎道。“睿親王,你說現在如何辦吧,是持續乞降還是打?”
固然說海蓋複等諸城,實在已經都赤地一片了,遼陽如許的大城,固然很好,可清人必定不會讓步。但劉鈞是毫不會把旅順和鎮江讓出的,這是他的底線。節製這兩處,進可攻退可守,並且還能使得海軍對遼海絕對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