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反將一軍[第1頁/共5頁]
“如此一算,就算真有二十七萬兵馬,四個月的欠餉也不過三百七十八萬塊銀元罷了。本兵,你奉告本王,這八百多萬塊銀元他是哪來的?”
連連點頭。
劉鈞嘲笑一聲。
崇禎歸天前整編兵馬,全麵裁撤了衛所。編練新軍,招募士卒,也不再有主兵客兵之分,乃至軍餉也不再有行糧、月糧、鹽菜、草料、薪水等等各種,而是同一折色以銀元發放。
雖說當初定的是本質相折。軍中供應炊事,不再發行糧、月糧、鹽菜錢等,也同一發銀元,不再折色,但犒賞、撫卹這些還是要算的,彆的馬騾扶養,軍器彌補等也要很多錢。
這本來是向來的潛法則了,大師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之以是冇人去捅,隻因為內裡觸及到了太多人的好處。
劉鈞慢聲答道,“這份預算裡,兵部的請款數量最多,此中僅京畿九鎮兵馬的欠餉就達六百萬塊銀元。彆的另有軍器改換、戰馬彌補、製造戰車、廂車等用度達二百多萬塊。彆的,關外遼西三鎮的欠餉,撫卹和補助另有犒賞,加上規複防備,築城修堡等用度,也達六百多萬塊。”
朱慈烺坐在上首,看著義兄在堂上威風凜冽,讓曾經擔負過宣大、山西總督的兵部尚書陳新甲都無話呆說,感覺非常過勁。
全加起來。頂多二百萬擺佈,兵部卻報了個八百多萬。
一開端是主兵不支行糧,客兵不支月糧,但到厥後,戰事頻繁,為鼓勵士氣是月行並支,還要加鹽菜銀。
在崇禎時,衛所製已經完整崩潰,根基上冇甚麼感化了。邊軍端賴招募兵士作戰,邊軍的兵士厥後也基本分為三類,本鎮者為主兵,彆的鎮來援者為客兵,另有招募的本地民壯為土兵。
彆的的不是軍官們吃空餉了,就是費錢註名支糧,另有很多是老弱,更有很多被京中各朱門勳貴大臣乃至各大衙門招去役使了。
陳新甲明天也是有備而來,他翻開一本賬冊。
“好,那我先答覆一下郡王的疑問吧。”兵部尚書陳新甲站起來講道。
九邊其他諸鎮,一年的軍費加起來不過八九百萬兩。
何況,劉鈞早已經對京畿九鎮摸了個底,說是九鎮都滿編,實際上九鎮就是本來的三大營根基上加了一些彆的鎮抽來的兵整編成的。
內閣的票擬本就出自周延儒和吳甡他們之手,是以這票擬實在總理處四顧命大臣中的兩位已經是看過且本來就出自他們之意的。唯下剩下的就是劉宗周和劉鈞二人的態度了。
但是。
空額加上這些註名的就占了大半,剩下京軍中,也有大部分的老弱,他們甚麼都乾不了,就是混吃等死的。再剩下部分,則都是被都城的各皇親國戚、勳貴大臣們招去看門、保護,或者直接拉去做工去了。
在崇禎中期,朝廷每年征收的三餉一千多萬兩,再加上彆的支出,不到兩千萬兩白銀,絕大多數用於軍費開支。此中每年拔給關外遼西的白銀有五六百萬兩,彆的另有大量糧草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