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地主家也冇有餘錢[第4頁/共7頁]
“夏收已過,租子也該收了。”
黃宗羲內心鬆了口氣,這個利錢確切不高。比起內裡動不動一分半兩分的利錢,很劃算了。
《明史·食貨二·賦役》載:初,太祖定天下官、民田賦,凡官田畝稅五升三合五勺,民田減二升,重租田八升五合五勺,冇官田一鬥二升。惟蘇、鬆、嘉、湖,怒其為張士誠守,乃籍諸豪族及富民田覺得官田,按私租簿為稅額。而司農卿楊憲又以浙西地膏腴,增其賦,畝加二倍。故浙西官、民田視他方倍蓰,畝稅有二三石者。大略蘇最重,鬆、嘉、湖次之,常、杭又次之。
江浙地區固然敷裕,可也是重賦地區。
“能夠,就抵押一百四十畝地。”
“如何不急,衙門已經貼了佈告,不繳還欠稅,不換契交完契稅,不但來歲就要查冇無新契田宅,最得要的是,本年還不能去插手科考招考。你們兄弟幾個,加上你堂兄弟們,本年都要了局,這如何能遲誤呢。”
話說的這麼大,黃宗羲隻好同意了。實在這筆款項還很多,因為複社成員有一萬多人,各地分社浩繁,是以朝廷每年給複社一萬塊經費,彆的每社長一年一千塊,副社長五百塊,理事和各省分社社長副社長各三百塊。
母親和老婆、弟婦們正繁忙著。
黃家確切要破一筆財,換新契不但是換契這麼簡樸,還要加征一筆契稅。本來契稅隻是在買賣買賣時立契後才繳稅,現在隻是換契並不是買賣。可朝廷卻要加征這筆契稅,說白了,這就是一筆向大戶們開刀的財產稅。
偶然他會感慨,幸虧家不是在姑蘇,不如畝稅二三石,這如何餬口的下去。
他憂愁著感喟著,漸漸爬完那道沿坡而築的石板台階,超出一字並排的四棵合抱柳樹,從懸著風憲二字的牌匾門樓下穿過,走進掛著太仆公府的黃家。
管家解釋了一會,黃宗羲聽明白了過來。
黃宗羲感覺拿朝廷的錢,總有種被朝廷拉攏的感受,可李春江對峙。說這是為了讓士子們有個更好的環境,也讓他們能夠更好的把士子們的建言及時的清算並陳述朝廷。
不過幸虧,契稅比算緡令要好。算緡令是直接按財產數量征稅百分之十,而現在的契稅隻是按房屋和田產的代價征百分之八,其他的金銀珠寶古玩書畫等存款是不必征稅的。
經理一臉淺笑,“明天便能夠辦妙手續,三天內一萬塊銀元就能到你手上。彆的,田產左券抵押給我們後,這田仍然還是由你們耕作的,收成也是你們的,隻要到期未了償存款時我們才收回抵押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