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明末稱雄 - 第592章 放逐

第592章 放逐[第3頁/共4頁]

龐大的貿易逆差,使得日本白銀大量外流。有日本人乃至向德康家屬進言,稱如此下去,百年以後日本的金將減半,而不到百年,日本將無銀可用。

“可惜我們的船隻能回台灣,這些銅料也隻能賣給大漢。”吳三桂的兄弟三輔感喟道。

奪目的吳三桂並不是第一個收買日本廢銅錢的販子。之前很多日本商船去南洋的時候,便會帶上很多舊銅錢。不過如本日本商船不得出海,這些舊銅錢便都由中國販子收買。收買來的銅錢天然是不能運回中國利用的,融鑄的話則劃不來。是以仍然還是運去南洋地區,持續做為貨幣暢通。

能有五倍毛利就不得了。

“朝廷收買,也還算比較知己價了。一來一回,贏利好幾倍,如許的買賣,比疇昔發賣私鹽還贏利呢。也就是現在日本人作死,要不然,普通環境下,我們跑一趟,這販銅利潤頂多能有百分之四十擺佈,現在賣給官府,幾近是翻了十倍了。”吳襄算是一個比較復甦的人。

吳三桂感遭到父親的那縷目光,暗自忸捏,不管當年他是如何的意氣風發,如何的心有不甘,總之,他錯了,他輸了!

現在台灣島上有莊園,有地步,另有工坊,這海上另有一支劃子隊。日子是當初他被關押在京師大牢時不敢設想的。

吳襄從兒子手裡接過帳目,細心的看了一下,上麵的數字記錄的非常詳細,一筆筆都一清二楚。

現在,劉繼業穩坐了大漢天子寶座,而他,卻隻能駕著這條劃子搖擺在大海當中,飽受風吹日曬之苦。

一開端,吳三桂是跑福建到台灣,從福建采購各種商品,如布匹鐵器東西等,運到台灣出售,再采購台灣的特產糧食、甘蔗、鹿皮、硫磺、蔗糖等物運回福建或者浙江。

現在官方貿易銀銅出口量已經大減。連貿易量也大為縮減,可中國仍然對銀銅需求龐大,日本海內的很多銅商實在也但願把銅賣給中國販子,以調換中國海商運來的各種生絲、蔗糖等商品。

在台灣站穩腳後,具有很多資金的吳祖兩家,乾脆又向造船廠訂製了商船,然後跑起了海上買賣。

如果吳三桂收買的這批銅塊和銅錢能直接運去南洋,利潤極高,若能運去越南南部,乃至有得十倍毛利。

在這類獨家把持貿易之下,本來就是一向入超的日本對外貿易,貿易逆差越來越大。而按大漢與日本江戶幕府簽訂的和談,大漢與日本的貿易,除了以日本出口的商品抵價外,其他的以白銀付出。

“我說你們真是淡吃蘿蔔閒操心,打也好不打也好,跟我們有甚麼乾係,我們還是早點趕回家去,再跑一趟然後籌辦過年吧。”

憑著從中原帶去的財產,他們向台灣的那些土著采辦了山林平原,建起了莊園,乃至還采辦了很多南洋的崑崙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