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章喜怒無常[第1頁/共4頁]
薛濂立即閉緊了嘴,因為這個題目很難答覆,如何答覆都不好。
天子如此慎重,如許如臨大敵,吳昌時要想躲過這場災害已經不成能了。四月,崇禎天子再次在中左門平台上升堂斷案,親身審判吳昌時。
而吳惟忠提出的就是遷都江南,這也是現在的崇禎天子最想要做出的一個決策。
兩個閣臣仍然說:“在殿陛用刑,實為三百年來未有之事!”
崇禎天子喊來揭露吳昌時通內的禦史蔣拱宸,要他劈麵對證。誰知蔣拱宸已經被四周的氛圍和吳昌時的倔強態度嚇破了膽,伏在地上渾身顫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崇禎天子被氣得幾近也要顫栗,隻能痛罵吳昌時欺瞞抵賴。吳昌時還是不平不撓,說:“如果皇上必然要以通內之罪坐臣,臣怎敢違背聖意?懲罰自當由臣接受,但要願意屈招,臣實不能。”
一朝權在手,吳昌時不由對勁失色起來,在京都的宦海上頻繁活動,秉公納賄,一麵為朋友翅膀安排好職位,一麵對結過夙仇的人痛下恨手。
崇禎天子在措置吳昌時案時表示出的極度謹慎謹慎,實在有點疑神疑鬼,小題大做。但他本身卻真是很慎重其事的。他平時親身批的禦旨,字都是真草相間,唯獨這一次批旨全用楷書,無形中也反應出他當時的心態。
此次審判一派殺氣騰騰,內閣、五府、六部大臣以及京卿、科道官員全數被召入,崇禎天子身著素服角帶,更是一副要殺人的氣勢,太子和定王也陪侍在身邊。
在此之前,錦衣衛密探已經向天子陳述了周延儒與吳昌時狼狽為奸、納賄營私的各種劣跡,圍在崇禎天子身邊的大寺人們也摸準了他的脈,用真真假假的“究竟”向周延儒大潑臟水,是以他在內心早已拿定了主張,審判不過是為了耍耍威風,出出惡氣。
而吳惟忠則沉吟了一下,接著猶躊躇豫地說道:“本侯那十四子現在汝寧,正與民匪和韃子作戰,應當有力顧及都城。而那西北李賊已成氣候,依本侯之見,還是先讓皇上赴南京巡查一番吧。”
正在這時候,兵科給事中郝絅上疏攻劾吏部文選郎中吳昌時,並且鋒芒直指首輔周延儒,說吳昌時“竊權附勢,納賄行私,為周延儒乾子。內閣票擬事關奧妙,而昌時勢事前知”,說周延儒“多欲則不樸直,有效而無體,智足以掩過而忠不敷以謀國”,是“天下之罪人”。
這內裡的事理,就連向來不過問政事的周皇後都很明白。傳聞一次見到崇禎天子為國事危急悶悶不樂,她就提起過:“我們在南京另有一個家。”
為了不讓手眼通天的吳昌時獲得動靜,他冇有把進犯吳昌時的劾疏發往內閣,因為怕內官見了也會走漏風聲,劾疏就一向裝在本身的袖子裡,趁著身邊冇人才親身批旨:立即將吳昌時除名,聽候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