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窺視台灣[第2頁/共4頁]
不過薛永利又提示道:“姑爺!我們汝寧軍現有兵力也捉襟見肘,這又分兵,怕兩端不靠,一無所獲啊!”
而此時,鄭芝龍就要節製和開辟台灣、壓抑住荷蘭殖民者了。鄭芝龍節製和開辟台灣的目標與吳世恭在河南設立屯田山莊的目標差未幾,就是要在海上為鄭家設立一個基地。但是我們也要重視了,他在台灣隻是壓抑住,而不是擯除或者毀滅荷蘭殖民者。
吳世恭的一番鼓勵使得薛永利也是熱血沸騰。再加上那些“天命”的話,讓薛永利也有些科學本身的姑爺是上天派來挽救這個亂世的。你也不要說,偶然候前人也就吃這一套。
但是這時候的荷蘭人既然能夠稱為“海上馬車伕”他們當然也不會乖乖地就範。是以,鄭芝龍就要在台灣動用武力把荷蘭人給打服,以後再讓他們接管本身製定的海上端方。
劉香身後,鄭芝龍把統統的海上力量歸入處所官府體製,獲得製海權。合法掌控東西洋貿易軌製的運作。因為明朝官府也隻要鄭芝龍如許一名有著海上氣力的官員,以是在實際上就是鄭芝龍把持了大明朝對外的海貿。
“神州故地,豈容蠻夷踩踏!”吳世恭答覆得是很果斷“與陝匪作戰,好像兄弟鬩牆,偶然也不能夠趕儘撲滅。但與紅毛鬼、韃子作戰,那就是國戰,可捐軀統統與其冒死。我們汝寧軍已是最jing英的中原後代,這任務捨我其誰?這也是天降大任於你我,此乃天命!”
“怪不得姑爺要封還福建鄭遊擊的分紅。”薛永利當然曉得吳世恭要建立海軍的目標“不過得知姑爺自做主張,鄧先生當著您的麵冇說,在背後他的臉都綠了啊!”
不過很好笑的是,直到現在,吳世恭還是不曉得鄭芝龍和鄭勝利是父子倆。
此次節後,鄭蛟與鄭掌櫃再次一同來到汝寧府。他們給吳世恭帶來了他的四條海船半年多的分紅――兩萬七千兩銀子。
“非為如此!”吳世恭搖手解釋道“我看中的是去武昌的路,我看中的是長江航道。如果在武昌有著我們的一支海軍,那我們在湖廣的軟腹就完整硬了起來。並且也完整能夠保障汝寧軍的退路了。至於洪總督那邊嘛!能順手幫手就幫一下。再說,現在他的手令已經在我的手中,不把這用用足,對不起洪總督的信賴啊!”
吳世恭的意義薛永利很明白,就是要在汝寧軍的核心建立一道緩衝區。並且要儘量拉攏那些牆頭草,起碼不能夠讓他們投奔農夫造反軍。
不過不但鄭蛟對吳世恭的要求有些奇特,連汝寧軍內部也冇人能夠瞭解吳世恭。以是薛永利又問道:“姑爺!那鄭遊擊用利拉攏我們汝寧軍出戰,臨時不提此種做法合適與否,可那夷州(台灣)窮山惡水,一片蠻夷之地,而要作戰的都是些與岡副司長般的佛郎機人,這所得是否太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