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經濟特區[第3頁/共5頁]
第一晚如此,第二天還是冇有出門,待到傍晚才重新開啟書房的人,當即興沖沖地命人把陝西高層都叫到巡撫衙門裡來開會。
許梁決定了的事情,恨不能立馬就實現了。把本身關在書房裡,寫寫畫畫了一陣,連晚餐都是在內裡吃的。
“唔,伍掌櫃來了。”許梁將目光從書籍上移開,落到了伍掌櫃身上,對於這位資深的梁記掌櫃,許梁把蜂窩煤,皂膏,井鹽等許府的大項買賣都交到他手上,而究竟證明,這位伍掌櫃把幾項買賣打理得井井有條,向來冇有讓本身絕望過。
鄧水清聽了,本來冒到嗓子眼的話便嚥了歸去,實在鄧水清也有本身的小算盤,他的本意,隻要許梁同意內銷這些糧令,鄧水清便籌算由都批示使司直接對外發賣措置。但是許梁卻一口咬定了梁記的伍思德,鄧水清便再有設法,也隻能忍著,適應許梁的意義。
許梁點點頭,然後朝課稅司提舉羅百貫說道:“羅百貫,雖說都批示使司和巡撫衙門不分相互,但軍隊用糧,從都批示使司提取糧食,還是要遵循商定的代價,足銀付出。”
“不但如此,本來那些分開了的人傳聞這類環境以後,很多人又跑回到下官這裡,要求重新歸入兵籍。”鄧按察使笑笑。
鄧按察使想了想,必定地點頭,道:“巡撫大人,客歲都揮使司名下統統千戶所,百戶所改製屯田之時,下官遵循巡撫大人的意義,將那些不肯意持續留守在所裡的人都發放川資,聽任他們自謀前程了,眼下留在這裡的人每人幾近都能分到兩三畝地步,顛末兩季的蒔植,每家每戶除了上交規定的糧令以後,其他的都留給了本身。這些人嚐到了長處,現在是趕也趕不走了。”
這等美事,何樂而不為呢?何況與赤斤和沙州連接的肅州關還在梁軍的節製當中,從大明內部往赤斤和沙州運輸物質,一點難度都冇有!
除了號令京師青衣衛嚴加查探以外,許梁也冇有彆的體例。
鄧水清又道:“巡撫大人,這裡另有一個題目,雖說梁軍再次裁軍,兵力大大增漲,但是都批示使司屯積的糧食每年便充足供應二十萬軍隊之用。眼下陝西官兵尚不敷十萬人,即便軍隊的糧令全由都批示使司供應,還是另有大量的糧食冇處所消化。”
許梁想著,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看來,中華總商會是該開一次年會了。”
梁隱先一大把年紀了,被一個年青後生如此親熱地拉動手,時候久了也有些受不了,便難堪地嘲笑著,悄悄抽回了手,然後樸拙地問道:“許大人,老夫和子期與許大人訂交已久,大人急著把老夫叫來,必定是有要緊的事情要老夫去做。您也甭跟老夫客氣了,有甚麼事情固然開口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