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明末微官 - 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義誰可駁

第二十三章 吾有大義誰可駁[第4頁/共6頁]

陳奉接著說道:“這禦前官司,還是得我們審理,不過是最後由萬歲爺聖裁罷了。雜家想來,這官司有兩處困難,不太好辦。”沈飀問道:“請陳公公明示。”陳奉點頭歎道:“這起首就是會審中主審次審、陪審聽審的安排。如果魏國公主審,怕是要背上勳貴乾政、文武之爭的帽子;如果雜家主審,這寺人亂政、打壓士子清流的罪名雜家也接受不起;如果由你們五位大人主審,恐怕老百姓就要罵你們官官相護,就是官員們也得說你們黨爭不公。”五位官員聽了也是趕緊點頭,都感覺陳公公實在是體察民氣、善解人意。魏國公皺眉道:“那依你老陳的意義,我們都不能參與不成,那讓誰審?”陳奉笑道:“當然還是我們審理,雜家倒是想推出去這差事,可又能推得掉麼。徐公爺、諸位大人,不消難堪,想我大明太祖高天子既然仁愛百姓,定下了這登聞鼓的體例,那就必有章程,叫了那守鼓值班禦史李天成來一問就知。歸正太祖天子如何定的,我們幾個就如何履行,誰也不能說我們錯了不是。”諸人聽了煩憂儘去,都是大笑,紛繁誇獎著陳公公高超。

陳奉非常對勁,叫小寺人出去傳話,宣李天成來中和殿答話。不久,李天成便領命而來。聽了陳公公的扣問,李禦史想了想便恭敬答道:“這成祖爺之前就不說了,畢竟都城北遷,禮法已有變動。成祖爺以後,如有南邊百姓伸冤於天子,當由魏國公代天子主持會審,鎮守寺人聽審,其他有司京堂大人不分主次,共同審理。”陳奉聽了笑道:“便是李禦史如此必定想必不會錯,諸位大人可有貳言,如果冇有就照此辦理如何。”魏國公等人都是點頭同意。那李禦史便要哀辭職,陳公公攔下,對魏國公說道:“徐公爺,便是這李禦史如此熟諳登聞鼓的規程,就留下幫手如何?”魏國公點點頭,說道:“就這麼辦,讓李禦史監督答疑記錄檀卷。老陳你再說說那第二個困難。”

五位官員麵麵相覷,雖是不肯意公判,可陳公公說得公道忘我、滴水不漏,倒是不敢再對峙下去,不然那不忠王事、私心包庇、捐軀百姓的帽子就要被陳公公給扣死了,便隻好同意。陳奉瞧著昔日大義凜然、為國為民、口若懸河的幾小我,都在本身麵前吃了癟,內心非常利落,不由暗讚沈重心機,公然拿賢人大道、忠君愛民、朝廷律法的大事理砸人就冇有吵不贏的架。

魏國公聽陳奉將審案上升到忠君愛國的高度,本身在此案中又冇個牽涉,頓時高調同意。其他幾人倒是想著萬一國子監諸生員有過,其家屬父祖和本身都有些連累,躊躇著不敢同意,卻也不好說話,一時冇有表態。而國子監祭酒王象春倒是恐怕學子不乾不淨,到時候出了簍子,還是本身的首尾,便點頭不肯。陳奉嘲笑道:“但是王大人有私心,不然為何不敢公之於眾。雜家也不勉強,歸正從領旨開端,凡觸及案子,都由雜家安排人一一記錄,到時候隻要王大人具名承認雜家說過這些話就行。至於如何問案,有魏國公主持,有五位大人審理,咱家隻是聽審記錄,和訴告兩邊又不是親戚,自是袖手不睬。屆時公開呈奏檀卷,諸位大人因何不肯公開審理,自有天子百官和百姓百姓問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