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力挽危局可射日(八)[第2頁/共5頁]
葉向高笑道:“所謂閹黨,不過是東林勢大,皇權結合諸黨罷了。便如龍井八絕,說到根底還不是龍井?冇了把持朝堂的東林,便還是天子皇權,內官製衡,諸黨爭權,他們總有一天要起異心。”
葉向高笑道:“恰是如此,人家先來,天然先占了好處。為了把持好處,便以師生為紐帶,比如嘉靖年間的嚴黨徐黨,或以地區為合力,比如齊黨浙黨,亦以好處為結合,比如邊塞私運的陝黨晉黨,以及依漕運、官鹽、礦產而生的派係。而東林來得太晚,乃是江南工坊、商賈的代表,一求貿易順通,二貪諸黨之利,最後因為人才輩出,資金薄弱,終究稱霸朝堂,又因為勢大遭忌,終究大敗虧輸。”
沈重笑道:“以是,東林勢大,威脅皇權,閣老明哲保身。留了個內閣給閹黨,便是讓閹黨分裂,臣權再爭皇權,諸黨再爭內閣,你領著東林藏身於野,一邊暗裡教唆。一邊架起小子,坐山觀虎鬥以待將來也。”
沈重點點頭,揚聲道:“遼東之事,天子、魏忠賢、孫承宗、毛文龍,包含你袁禮卿,你們都變了。要麼心胸弘願,要麼大局為重,要麼用心叵測,要麼絕望仇恨,以是一個個都混賬起來。但是你們變了,我卻冇變,我對鐵山百姓和東江軍的承諾,從未變過。”
沈重嘲笑道:“可我這忠臣,卻常常遭到閣老的算計。”
葉向高走到沈重身邊,盯著沈重的雙眼,一字一頓說道:“十四歲指導遼東。十五歲兵出山海。入建州,守遼陽,布鐵山,戰遼南,征遼瀋。三路踏海,萬裡北上。用計遼西,偷襲遼瀋。而後為殖民四海,不要威海伯,不要定邊軍,挑動齊魯亂,南下赴台灣。台灣的基業恢弘,呂宋的遺民雀躍,安南的蠻夷可駭,大秦的西夷震懾,千萬銀兩送入內帑,萬千物力輸入中原,如許的沈東海,豈是背叛的賊子?”
沈重笑道:“天子在,我不能對魏忠賢脫手,魏忠賢天然也明白,他也不能朝我動手,誰先脫手誰先不利。魏忠賢奪了我的市舶司,我不但冇反擊,還揮師入京拍天子馬屁,魏忠賢除了苦忍,還能如何?”
葉向高苦笑道:“我就曉得,東海再赴中原,還是為了你那殖民的大業。但是你既不結合東林,又不籠絡閹黨,你跑老夫家何為?”
沈重哈哈笑道:“魏忠賢為何會罷了孫隆、吳權,又不準天子奪情讓我老泰山丁憂,還不是當時我與東林姦情似火,他們纔不肯幫著閹黨收取商稅。我與魏忠賢的勢不兩立,是閹黨和東林一齊鞭策的假象,除了魏忠賢敢剝削東江軍,他遠遠未至我的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