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袖手乾坤布南洋(二)[第1頁/共5頁]
南居益、袁可立、汪白話三人麵麵相覷,苦笑入耳到遠去的沈重似哭似嚎的喊聲:“人在則存遼,人去則失遼,大明興亡事,南宋第一人。”(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瀏覽瀏覽,更優良的瀏覽體驗。
汪白話驚詫道:“東海安知文孺先生欲彈劾魏忠賢?”
袁可立瞪著沈重怒道:“還不是因為你。朝鮮光海君在大明和韃子間蛇鼠兩端,那毛帥便放綾陽君李倧返國,並出兵幫著他廢了光海君。自主為朝鮮國主,號稱仁祖。後朝鮮李適兵變,囚禁李倧另立國主,毛帥再次出兵擊敗李適。幫李倧穩定了政權。”
沈重衝著汪白話嘲笑道:“東江軍戰兵不過三萬,報於朝廷的十八萬兵力皆是虛數,四十四萬兩天然很多,還許以經商補助,以是我說天恩浩大、宅心仁厚,哪怕是朝廷處所剝削一些。也能夠瞭解。”
袁可立起家對沈重躬身一禮,沈重竟也安然受之。就在南居益和汪白話為袁可立不平時,袁可立紅著臉說道:“天啟三年天子發內帑五萬兩,老夫從登萊、天津發本質折色二十萬兩,天啟四年本質二十萬石糧食,十一萬兩折色銀子。”
沈重點頭讚道:“當真是天恩浩大,宅心仁厚。還給東江軍留了口氣。”
見袁可立點頭苦歎。沈重嘲笑道:“禮卿先生此來,但是向讓我暫不收回鐵山批示權,而是交由孫承宗持續統領?”
沈重點頭笑道:“毛帥這事做的不錯啊。”
袁可立氣道:“君臣法紀,賢人道統,豈可為好處而變之?即便光海君不明,亦可請朝鮮大妃做主,立光海君之子繼之。”
沈重打斷道:“但是楊漣欲與魏忠賢決鬥?”
袁可立怒道:“沈東海,東林或有小人,可也不乏楊文孺、左遺直如許的君子,閣老如此俯就與你,你竟然無情不救嗎?”
沈重哈哈笑道:“大人既然離職,今後東江鎮餉銀額度可措置好了?”
沈重點點頭,笑道:“袁老頭不歸鄉裡,來此何為?”
袁可立歎道:“孫稚繩運營遼西走廊,打造寧錦防地,最怕的便是韃子提早南下,滋擾遼西佈局,因而老夫便受命毛帥,連連反擊遼南遼右。天啟三年七月,韃子缺糧開端搏鬥遼民,並有效兵遼西的苗頭,受老夫所托,毛帥命朱家龍從千家莊進軍,命王輔從鳳凰城進軍,命易承惠從滿浦進軍,複遣大將張盤,率部從麻洋島登岸,相機規取金州、旅順一帶,毛帥自統八千馬步精銳,從鎮江、湯站一起進擊,予以策應。”
瞧見沈嚴峻模大樣,袁可立便笑道:“已經來了幾日,趁你還在澎湖,倒是將這台灣瞧了個遍。東海,手筆端是不小,數十萬軍民一舉南下,開辟台灣兼併呂宋,兵出交趾運籌澎湖,稱霸東海隔斷南洋,隱有萬國來朝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