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當決戰訴不平(一)[第1頁/共5頁]
魏忠賢含笑望著葉向高,禮數全麵問道:“不知閣老另有甚麼叮嚀?”
吳芳晴揚聲笑道:“就憑二條罷了!”
朱由校聽了一呆,刹時又是大喜,拍著魏忠賢哈哈笑道:“姓朱的小寺人,那不就是朕和信王麼?好,好,好!小寺人好啊,小寺人棒啊,朕就想當個小寺人!沈東海冇有孤負聖意,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朕不堪神馳之。”
曹化淳倉猝答道:“若論及其他,奴婢不敢妄言,若隻談此次遼西會戰,奴婢敢以人頭包管。”
信王彆居的書房內,朱由檢推窗而立,曹化淳躬身在旁,偌大的書房內竟是唯有二人,沉寂無聲。
吳芳華一愣,當即反擊道:“人家是苦讀聖學。研討大道,為得是今後承天以革舊弊,治世以濟天下!”
吳芳華驚詫道:“這又是甚麼事理?”
曹化淳豎起大拇指,大聲讚道:“稱之為大明第一強軍不為過也!不說威海伯定策之神妙,批示之高超,僅定邊軍來講,強軍之勢就力壓九邊強兵。騎虎帳一人三騎,敢孤軍千裡,善於奔襲衝陣,一日奔馳北上,不但一戰而下瀋陽,還追逐八音六千鐵騎南逃。並於渾河西岸,不損一人一馬,滅奴騎三千。步虎帳如狼似虎,善於火器,可穿三重重甲,勇於爭鋒廝殺。遼西千人奔馳六十裡,一戰滅了孫得功,千五百人死守大淩河,敢麵對奴酋十萬狼軍。遼陽城外三千鐵甲,領著練習才半年的東江軍。就敢偷襲遼陽城,一夜血戰搏鬥了三萬餘韃子。殿下,遼陽守軍雖是老弱之軍,但建州但是大家皆兵啊!就憑這份敢戰之勇。就在九邊之上!”
朱由檢哈哈大笑,對曹化淳說道:“你還是不體味他,那小子不一肚子鬼腸子,他纔不在乎甚麼三司會審。此人雖是驚才絕豔,唯唯氣度狹小,睚眥必報,我料其必有狡計矣。”
魏忠賢聞之落淚,再次感慨上天不公,然後苦笑著回道:“啟稟皇爺,沈重藏得嚴實,至今不漏涓滴風聲。自領了皇爺的聖命,老奴便廠衛齊出,表裡刺探,兩日來動靜雖多,卻猜不著威海伯的真假。”
吳芳華嘲笑道:“是哪兩條,mm倒方法教?”
魏忠賢苦笑道:“他於永寧門外,租了周遭數裡的地盤,命人整平後,在四周挖了數道深達一人高的溝壑。搭建了虎帳校場,彷彿另有一座高大圓形的戲台。又將滿載四萬顆韃子頭顱的車輛陣列於永定門外,還每日裡差遣定邊軍鐵騎耀武揚威,校場閱兵。”
曹化淳躬身肅容道:“遼西的定邊軍,是正月十八到的覺華島。正月十九纔到達右屯,除了王福部五百人留駐覺華,唯有馬成麾下一千五百步兵。正月二十四,平陽橋大敗傳至遼南。威海伯當即出兵北上,當日便霸占複州、永寧。二十五輕取蓋州,二十六連下耀州、海州,此時離西平堡另有兩百裡,何談救濟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