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匹夫之賤,與有責焉[第1頁/共4頁]
“建奴狼子野心豈能瞞得了人,大明亡於李自成,是為亡國,淪於滿清,則為亡天下,不成不慎。”
秦牧聽了,不由擊掌而起,顧炎武這番話說到點子上了,李自成再不成器,得天下後總不會毀我衣冠,閹割中原文明。而亡於外族則是中原文明的大難。
秦牧淡淡地笑道:“寧人可曉得,這幾個月為了安設南逃的災黎,本官投入了多少賦稅?”
襄陽城高牆厚,在兵力相稱的環境下,要攻陷來難啊。
“不錯,現在我朝若發兵討賊,不過是讓建奴坐收漁翁之利。當務之急是消弭黨爭,肅整吏治,積儲國力,整飭武備,待來曰建奴與李賊兩敗俱傷之時,再一舉蕩平這些鬼怪。”
江北四鎮軍紀廢弛,桀驁不馴,禍害之烈,不下於叛賊,現在更是不顧天下安危,同室艸戈,相互攻伐。而朝廷不但未能製止,還要加官晉爵以示安撫,如此隻會令其更加桀驁不馴,再難把握。”
這也能很好地申明他為甚麼不挑選投奔南京,而徑直投到武昌來的啟事。想通了這些,秦牧對壓服顧炎武也更有信心了。
“回大人,李將軍已經退回荊門休整,蘇將軍目前在趙家灣一帶。”
他慨然一歎道:“彆的不說,光是要消弭黨爭,整飭武備這兩點,恐怕絕非易事,南京諸公,在擁立新君一事上,已勢成水火,接下來恐怕免不了相互誹謗,相互架空;
.
“整整三百二十多萬兩。”
顧炎武一腔熱血,雖不忍見江北億兆生民陷於水深熾熱當中,卻曉得秦牧說的確切是當務之急。
秦牧聽了眉頭微微一皺,袁宗第在襄陽原有四萬多人馬,現在抽調一萬北上,另有三萬多,本身在武昌、荊州的兵力也不過六萬,再留一到兩萬戍守武昌、荊州的話,真正能派去攻打襄陽的步騎也不過四萬擺佈。
“好,好好,寧人呀,湖廣百廢待興,正急需人才管理,還望你能多舉薦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前來,本官必然虛位以待。”
就拿我湖廣來講,十多萬兵士都是新募之卒,尚貧乏練習,之前能大敗張獻忠,不過是因為張賊不得民氣,而他的人馬也都是剛拉起來的哀鴻,纔有一觸即潰的景象呈現。
客歲本官以工代賑,大興水利,開墾新田,推行旱地作物。這些都進一步減輕了湖廣對人丁的需求;
“寧人的表情本官瞭解,但這麼多災黎南逃,擋是擋不住的,如果不當善安設,掙紮在滅亡邊沿的災黎必然會生亂。這後院一但起火,甚麼北伐都成了廢話;
這類清要之職,向來是文人最神馳的,月朔見麵,秦牧便將如許的重擔交予他,這份信賴讓顧炎武非常打動,他一咬牙答道:“蒙大人錯愛,門生願竭儘所能。”
對他而言,或許誰來做天子並不是最首要的,關頭是他冇法忍耐中原文明淪亡於外族的鐵蹄下,他十謁明陵隻不過是對漢人正統的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