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真求遺珠[第1頁/共3頁]
張璧出的題目,正對了嘉靖的心機。複古禮,本來就是他最大的政治主張,而有記錄的最陳腐的禮節文籍,無疑就是周禮了。
“好一個敬天法祖,張璧確是個故意的。”
周禮是西周名相周公旦所著,內容極其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曆象;小至溝洫門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製,政法文教,禮樂兵刑,賦稅度支,炊事服飾,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製作,各種名物、典章、軌製,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乃是三禮之首,首要性猶在《儀禮》和《禮記》之上。
普通環境,閱卷的考官共二十人,十八房同考官,加上正副兩個總裁官,構成了閱卷的主題。每個同考官身邊還會配一個監官,普通是廠衛或者內官,專門監督考官有無情弊。
“汪部堂,您也是久負盛名的士林大儒,怎會不辨是非至此?冇錯,這份墨卷的確破中題目,格局也中規中矩,但行文構架倒是一塌胡塗,這等墨卷,經您的手上薦,如果傳將出去……嘿嘿,須知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您就不怕一世英名毀於一旦麼?”
十八房同考官是第一道門檻,這些人將統統墨卷均分,以總裁官出示出題者製定的程文,也就是標準答案為模板,加以評閱。若見到中意的卷子,就用青色墨筆圈點,作為過關的評定,轉交副總裁官,這叫薦卷。
這個流程很難作弊,除非將統統考官都拉攏了。在現在的大明,派係林立,就算當真有些權勢,也不成能做到如許的程度,何況,本次會試,為了劉同壽,各派係的大佬都已赤膊上陣,小弟們天然也不能掉隊,多方製衡之下,誰也不能一家獨大。
“嗯。”嘉靖點點頭。又搖點頭。
嘉靖怎能不喜?
“現在四海昇平。百姓安居樂業,天降奇才佐之,又有靈鳥吉祥……萬歲爺。這是亂世將臨的前兆啊!”黃錦言辭誠心,神情衝動,就差涕淚俱下了。
嘉靖不喜好被彆人猜中間思,但更令他討厭的,則是那些猜中了精確答案後,還要作弊端的事情之人,一如謝正和張景華等人。
一進至公堂大門,黃錦就體味到了嘉靖這道旨意下達得有多麼及時。作為貢院的中間,也是決定萬千士子運氣的崇高地點,此時的至公堂已經吵成了一鍋粥,直如菜市場普通。
王、張二人與汪鈜爭論,恰是緣因為此,他們幾近已經肯定了,汪鈜搜出來的這張卷子,就是劉同壽的那張!
當然,劉同壽是個內行,冇有文學功底,這個定律冇法往他身上套。但他既然已經當眾喊出了這周禮二字,那事情就已經上了軌道了。接下來。隻要張孚敬不掉鏈子,守好最後一關,統統便水到渠成了。
內侍們齊聲恭賀道:“恭喜陛下……”
不過,在普通的法度以外,另有一個搜落卷的環節。普通來講,初審時,考官們會儘量進步標準,稍有瑕疵就會落第,到初審結束,名額常常湊不敷。因而就有了複審,也就是搜落卷,即所謂:真求遺珠,以示公道,實際上就是為了充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