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史上第一槍[第2頁/共4頁]
劉同壽微微一笑道:“那麼,我們就來講說這部後商書的詳細寫法吧……”
但是,故老相傳,商朝曆經了六百年,尚書中專門闡述的內容,不過寥寥數百字。這麼點字數,即便字字珠璣,又如何能夠道儘六百年的興衰?其他典範也差未幾。總而言之,就是商朝的質料很少,用傳統的編史寫法,決然難以成書,除非用的是……小說的寫法!
溫言安撫了幾句,吳承恩卻隻是唯唯諾諾,全不見小說背後阿誰揮灑自如的文學大師的模樣,劉同壽有點急了,如許底子冇法展開話題麼。
劉同壽奧秘兮兮的一笑,道:“我曉得先生的意義,但我要寫的這段汗青,非先生不能。”
研討,開端了。
肚裡翻江倒海,麵上不露聲色,劉同壽的演出才氣再一次闡揚了感化。他那招牌式的淡淡淺笑,落在其彆人眼裡,清楚就是智珠在握的明證。
過了一會兒,吳承恩漸漸的也揣摩過味兒了,很明顯,這後商書是專門給皇上寫的。有了皇上的支撐,這書倒也不是完整不能寫。
小說不登風雅之堂,即便熱中於此,但吳承恩內心,也是有幾分自大的。而修史乃是文人的至高名譽之一,這二者間的差異,實莫非以裡計。
“敢請小仙師明示。”吳承恩臉上的謙虛之色仍然,眼神中的獵奇卻透露了他的表情。
經曆了這件事,陸炳也開端信賴,嘉靖的阿誰‘福星’的說法了,這位小仙師,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啊!隻要跟他沾了邊,就算一件不如何起眼的事兒,也會變成大功德。
內心這麼想,嘴上卻不能這麼說。深諳宦海門道的陸炳,當然不會忘了,這類時候第一個要感激的是誰。抓獲白蓮教徒以後,他第一時候就上了奏疏,極言嘉靖天子的賢明神武,高瞻遠矚如此。
史料不敷,就冇人能尋根題目的找茬尋錯。周朝之前的汗青,如三皇五帝,在官方本來就是當神話來講的,當神怪小說來寫,又有何不成呢?
這是求之不得的功德,但吳承恩卻更蒼茫了,“劉大人要修史,要給學朝氣緣,門生天然感激不儘,但是門生雖好胡亂寫上幾筆,但是……”
提到這個,吳承恩精力當即一振,他喜好這個話題,更樂於體味,劉同壽到底是如何掌控天子心機的。為甚麼彆人寫的神怪誌異,得不到天子的喜愛,小羽士卻能無往而倒黴呢。
中原的汗青,源遠流長,其間屢經亂離,很多史料都丟失了,特彆是春秋之前的記錄,都相稱的恍惚。作為中原汗青上的第二個朝代,商朝的汗青,並冇有專門成書,隻要先秦的典範中,有專門提及,如尚書中,就有商書一節。
“起首,我們要列個綱領,肯定史乘的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