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月情(9)[第1頁/共5頁]
群情中間就轉入明天的正題,客人們爭著誇韓太太的命好,一兒一女一枝花,這又要娶出去一個如花似玉的兒媳婦,就好上加好了!
“咳,你哭甚麼?”韓太太悄悄地捏了女兒一把,心說:這個新月,不叫你來你偏來,還上這兒來哭!人家淑彥是捨不得分開親媽,你湊個甚麼熱烈呢?
韓太太責怪道:“你?一個小女人家,哪兒能辦這麼件兒大事?”
新月就忍住淚,她也不肯意在這兒哭,是讓淑彥給引的。
唸完了安然經,韓太太滿麵東風地站起來,由她擔負總批示的這場戰役,開端了。
遵循端方,男方前去迎娶的領頭人物是“結婚太太”,由新郎之母或女主婚人擔負,這一角色必是韓太太親身扮演無疑了,她盼了二十六年,就是盼的坐上“花轎”去迎娶兒媳婦。但是,事光臨頭,不料這小我選題目卻產生了爭論,有多嘴的來賓說:既然現在不興花轎了,好些人家兒也就不再去“結婚太太”了,派幾個大女人、小媳婦就把新媳婦接來了。這麼一說,新月就自告奮勇,要去接陳淑彥!
“淑彥!”新月迫不及待地叫了她一聲。
親家母請韓太太一行坐定,取出緞鞋一雙獻上,韓太太雙雙接過。這雙緞鞋,天然不是供陳淑彥真穿的,古色古香的款式,原是一種禮節。這時,跟著來結婚的男客就該告彆了,隻留下女賓。親家叮嚀兩個小子上菜、上湯,接待親家,謂之“坐果子”。韓太太隻是對付一番,並不拿起筷子真吃,這也是禮節的規定。
女賓們當中也有老派的,對峙說,“結婚太太”還是不能免,至於誰跟著去,倒也隨便。這就使韓太太讓了一步,做出了兩邊都能夠接管的決定:“唉,那就我們孃兒倆都去!”
女賓們卻說新月去合適,模樣兒又麵子,又是新郎的親mm,再好不過了。這麼一說,彷彿顯得韓太太的資格倒差了點兒似的。
“那可不……”客人嘴裡嚼著糖,還冇忘了繞著舌頭、吸溜著口水跟新月說話,“女大十八變,越變越都雅……傳聞你前些日子……”
親家母悄悄地看著這統統,忍不住淚如雨下,此時,對女兒說:“淑彥,你有了好人家兒了,交代了‘罕格兒’(有了歸宿),媽放心了!”
“聽聽,這丫頭多不曉得客臊?哪兒有小姑子當媒人的?我們請了端莊的‘古瓦西’!”韓太太也笑了。
韓太太帶領著新月和迎親步隊,出門上了“花轎”――以小汽車為代用品,車上紮著紅綢,貼著“喜”字,不消轎伕,開起來風馳電掣,倒也另有一番風味,未見得就不如花轎。韓太太和新月並排坐在車裡,車子“嘀,嘀,嘀”長鳴三聲,就開走了,一共好幾輛,長長的一串,倒是相稱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