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倦鳥還巢[第1頁/共3頁]
穀長風聽到“席應真”的名字後竟有似曾瞭解之感,彷彿在那裡看到過?俄然想起來,是三豐祖師的手記裡曾提及過此人。三豐祖師對此人評價極高,稱其諸子百家無一不通,醫卦星象無一不精,而陰陽之術更是泰初淩今,可謂學富五車的一代怪傑!三豐祖師還說,席應真擇徒要求極其嚴苛,其關門弟子姚廣孝雖得其陰陽法術之真傳,但受資質和興趣的影響,未能擔當他一身神鬼莫測的武學。乃至靈應絕學後繼無人,實為武林一大遺憾!如此說來,那方淩雲極能夠係得其經傳的隔世弟子。難怪其內功心法如此霸道古怪!
穀長風剛欲抬手拍門,門內已傳來話聲:“是長風吧?出去!”
“以是弟子很迷惑,此人會不會就是失落江湖多年的靈鷲子?”
紫心道長道:“僅從身形劍法上判定,確切非常類似。”頓了頓,接著道:“隻是崆峒派投奔蒙前人已是眾所周知之事,靈鷲子彷彿並無蒙麵之需求?莫非他在中原還另有身份?”
紫心道長六十來歲的年紀,身材肥胖,高八尺不足。神采略顯蠟黃,八字眉下的一雙鳳目精華內蘊,不怒自威。他見穀長風一上來就拍本身馬屁,也不由嗬嗬一笑,道:“二師伯這般年紀,氣血已虧,能包管武功不退已是不易,哪還能有此進益?倒是長風你,此次下山不過月餘,一身內力卻彷彿大有晉升,看來是另有境遇?”
元朝末年,一代宗師張三豐挑選在此地開宗立派。張三豐集“內家拳劍”之大成,以“太極拳劍”名揚天下。其“重意不重力,四兩撥千斤”的武學理念影響了無數的習武之人,也為武學殿堂斥地出了一片全新的六合。元朝天子數次欲賜封張三豐“護國大真人”稱呼,並許以高官厚祿,卻都被其一一婉拒。中原群雄敬其為人,合鑄“掌劍令”一枚,贈與武當,並承諾“令之所至,願憑驅遣”!
武當山位於湖廣鄖陽府境內,彆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有“亙古無雙勝境,天下第一仙山”之雋譽。自唐朝乾寧年間,武當山已被列為“中原七十二福地”之一,乃修道之民氣目中最抱負的棲隱聖地。
李靈口中的大師伯祖就是“武當三尊”之首“玉清道長”。玉清道長平素最喜四海雲遊,下山的日子遠比呆在山上的時候多。此次特地從東海趕回,其目標不言而喻。穀長風想到玉清師伯現在的哀思之情,心又不由一陣抽搐。
“那我大師兄出關了嗎?”穀長風口中的大師兄,乃是“武當三尊”之紫心道長的首徒、“武當雙擎”中的彆的一名――“君臨劍客”明覆。因其在二代弟子中入門最早,以是大師都風俗稱之為大師兄。明覆不管是資質還是勤奮程度,都可謂二代弟子中的榜樣。方纔三十出頭的年紀,就已獲準閉關修習武當絕學“太清罡氣”。穀長風下山時他正在閉關當中,以是也不由隨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