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天算 (中)[第2頁/共4頁]
剛纔相處的時候固然長久,但是三人都發覺到了,朱佛子讀過的書,恐怕不是很多。至於讀書少為甚麼還能做出《沁園春》這類一代名句來,恐怕要麼就是神蹟,要麼就是有人事前做好,讓他背熟了,然後再公開出來附庸風雅的。歸正眼下這麼乾的草澤豪傑也不止朱重九一個,大夥都心照不宣便是了。
話雖如此,三民氣裡深處,還是模糊感覺有幾分絕望。特彆是章溢章三益,正躊躇著本身到底該不該就此留在揚州,進退兩難。情急之下,考校的意義,就不知不覺間在話語裡透露了出來。
就在大夥微微一愣神間,朱重九已經走上了台階。搶先躬下身去,長揖及地,“中原遺民,徐州屠戶,不曉得高朋到臨,未曾倒履相迎,實在失禮,失禮!”
已經是暮春時節,東風卻冷得就像刀子一樣,不斷地切割人的骨髓。一時候,三小我竟然全都落空了說話的勇氣,呆立在涼亭裡,各自想著苦衷,瑟瑟顫栗。
但細究起來,用這兩個字又冇甚麼大錯。周時,將守禮義之族人稱為,“諸華,諸夏”。而不通禮節的蠻族,則稱為“四夷”。他朱重九既然造了大元朝的反,當然不會再認同蒙前人也是中原正統。故而拿中原遺民身份自居,亦何嘗不成。
劉伯溫也不閃不避,點頭點頭,笑著迴應,“朱總管折節相邀,劉某怎好推三阻四?走吧,大夥一起去拜見一下,這個聞名遐邇的豪傑!”
隻是這句話從他朱重九嘴裡說出來,的確彆扭到了頂點。特彆是再跟前麵那句徐州屠戶相接,絕對是不倫不類。至於倒履相迎如此,典故的確應景。但接下來那句,就又成了大口語,讓人不親眼看到,底子冇法信賴是從同一小我嘴裡說出來的。
“這”劉伯溫等人又是微微一愣。早傳聞過朱重九本來是個殺豬的屠戶,也冇希冀此人有多文質彬彬。但凡是拜讀過那首《沁園春》者,有幾民氣裡不存著些許等候。總但願能寫出如此絕妙好詞的大師,是個風騷俶儻的儒者。誰猜想,希冀與實際之間,落差竟然如此龐大。
如果他們兩個都是畢生隻讀一部論語的冬烘也就罷了,劉伯溫的話對他們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恰好這兩位還都是博覽群書,學富五車。都清楚的記得漢末那場長達數十年的大動亂,給中原帶來了多麼的災害。
“如此,幾位且隨我來!”施耐庵又是微微一笑,回身,帶著大夥徑直往外走。
“也是!”遭到宋克的利落乾勁傳染,章溢笑了笑,臉上多少有了幾分赤色,“朱總管如此相待,章某另有甚麼好遊移的?走,先去跟朱總管討碗水酒喝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