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男兒行 - 第二十八章 基業 (中)

第二十八章 基業 (中)[第3頁/共5頁]

夏季的氣溫已經很低了,江邊上濕氣又重,他卻涓滴不感覺揮扇子的行動多餘。相反,每揮一下,臉上每多吹一次冷風,他的精力頭就又進步一分,說話時的中氣也更加充沛,“去肄業呢,當然最好的黌舍就是中原大學和長江講武堂。但中原大學得府學畢業才行,講武堂也要求起碼能熟諳兩千個字,並且能背誦《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你們曉得不?那是三國時孫策孫伯符所寫的一本兵法。孫策就是孫權的大哥,當年把玉璽押給了袁術,然後憑著兩千多借來的兵馬,橫掃江東。要不是他被刺客所害,天下哪有曹操和劉備兩小我的事情?早就三國歸吳了!”

“常哥,我們聽你的。你說如何辦,我們如何辦!”

以是“大家生而劃一”,當初聽起來很嚇人,現在細心看起來,不過是朱總管爭奪民氣的一句標語罷了。即便現在做得再似模似樣,遲早也會無功而廢。而既然大元朝已經完整冇希冀了,真正的聰明人,就該曉得及時竄改戰略,不再糾結於昔日的恩恩仇怨。而是放下身材兒,立即讓自家子侄想方設法融入新朝的勞心者步隊當中,建功立業。如此,才氣讓家屬有重新崛起之機,漸漸地再重現往昔之光輝。

此中很多少年都冇征得家中長輩的準予,屬於偷偷離家。是以在船上底子冇有任何親朋故舊照顧。另有很多少年是平生第一次出遠門,兩眼一爭光。大夥乃至不曉得從集慶到揚州,水路需求走多長時候?到了長江北岸以後,也不曉得下一步該如何辦?需求走那些手續和過場才氣去報名參軍或者應募當文職。隻是憑著少年人所特有的豪情在誤打誤撞。因而乎,同業的旅伴當中,那些操著較著淮揚口音者,就成了香餑餑。很多人都本能地環繞在了他們身邊,以等候能獲得一些建媾和指引。

如此看來,脫歡帖木兒父子相殘,產生的恰是時候。如果再早一些,淮安軍羽翼未豐,即便想北伐也故意有力。再晚一些,大總管府上麵的府學、大學會培養出大量的“本身人”,北伐時有充足的文職官員可用,也無需不拘一格地招攬英才,以彌補新光複之地宦海中能夠呈現的空缺。像現在這般不早不晚,則恰到好處。淮安軍有充足的氣力北伐,大總管府的文官數量增加卻跟不上軍隊的腳步,必須降落前提,廣招五湖四海的英傑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