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上有了“陣地文化”[第1頁/共2頁]
“此次戰役矯捷間隔遠,特彆是撤出疆場後另有一次40千米的全部武裝”。未等筆者發問,隊長李國現炒現賣給我們編了5段鼓勵詞,他密意地說:“平時看不出來,關頭時候還真頂用。”全團每個連隊派了一名體裁骨乾插手團構造的鼓吹鼓勵隊,裝備了鑼鼓、快板等鼓開東西,鼓吹股編寫了30段鼓勵詞,加上官兵們現場闡揚,大師都很主動,已經把鼓勵詞背得滾瓜爛熟。在前幾天軍隊的行進途中,鼓勵隊隊員各亮絕活,一身怠倦的官兵們被鼓勵得乾勁倍增,無一人後進。但為了備戰明天的“反機降”戰役,隊員們又忙著籌辦開了。
暮秋時節,桂北山區一場旨在查驗科技練兵服從的實兵練習苦戰正酣,令人欣喜的是,在嚴峻的“戰役”間隙,某團官兵充分操縱歇息時候,搶占“文明陣地”,官兵們深感苦中有樂,士氣昂揚。
“叭嗒叭嗒咚咚響”,一陣鏗鏘有力的快板鑼鼓聲傳來,隻見在5號高地上,4名兵士說唱得正歡。這是該團鼓吹鼓勵隊正在停止戰前的最後一次合練。
(《兵士報》2000年11月17日與袁明輝合作)
“加油、加油”!一陣陣喝采聲又把我們吸引疇昔。本來是三營停止的“戰術”比賽,隻聽到一聲“躍進”的口令聲,兩邊如離弦之箭“射”了出去。到了一土包麵前,裁判員下達了“火線發明仇敵”的口令,兩人同時占國土包,從臥倒到察看敵情,到出槍射擊,全部行動潔淨利索。頓時,掌聲響起……
教誨員胡榮滿先容道:“在明天的拉練途中,他們二營和三營的官兵互不逞強,悄悄比賽,看誰第一個趕到目標地,成果兩邊不分高低,明天為了激起兵士們的熱忱,連絡這幾天的練習需求,他們構造展開了這一場彆開生麵的“戰術賽”,看誰的戰術行動快、準。”使官兵練習文娛於一體,把陣地文明搞得紅紅火火。
辦張快報叫“塔山”
“看報、看報,《塔山報》來了”,一名兵士興沖沖舉著一疊8開小報高喊著。像是公佈著一個嚴峻的戰地訊息,吸引著一大群身沉迷彩服全部武裝的官兵的視野。他們一擁而上搶過快報,有滋有味地翻閱起來。“啊,我的稿子見報了”!“看,“排長吸毒救兵士”和“中尉班長”這2篇人物特寫寫得不錯嘛!”
10月19日,這一天是軍隊休整,從團批示所到各營連的帳篷四周,成了特彆的“田野彆墅”,四周的野草雜樹被清理一空。一條條新斥地的山間小道通向陣地,特彆是批示所和營連的帳篷四周,一行行用草皮和小石子“精雕細琢”的陣地標語格外奪目,該團萬榮祿副政委指著“敢打必勝首戰用我”、“鑄雄獅勁旅振塔山雄風”等標語笑著說,這些標語是我團陣地文明的一項內容,既熏陶了官兵情操,又鼓勵了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