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煩惱[第1頁/共7頁]
這淑妃一兒一女,兒子已死了,隻剩個女兒,看得如同眸子子普通。本朝公主過得原就不比前朝,若再不得聖心上意,是要受搓磨了。久高位,淑妃深明此中樞紐,玉姐端的想弄三娘,且不消自家脫手,一個眼色,自有人去辦來奉迎她。淑妃心頭一緊,道:“隻恐先前樹敵太深。”
慈宮深歎一口氣,取一箋表往桌兒上一丟,道:“你看看罷。”
這日早朝,四周人都覺著北鄉侯心境大好,彆人尚未入京時本章先上,朝上早議了他功績、定下與他犒賞。洪謙已因女兒入主東宮封為北鄉侯,且此番功績稱不上太大,故不升爵位,他又做國子監司業,官位亦是不低,政事堂便議定,賜他帛五百匹,金五百兩,錄其一子。
洪謙返來時,便見著這副景象,素姐很有些兒侷促,說一聲:“你們說話兒。”便自去房兒裡與菩薩上香。
倉促間進了家門兒,金哥、林辰並張家兄弟皆上學去了,洪謙徑往背麵來看秀英。素姐正與秀英一處說話裡,許是養了幾個孩子秀英心底軟和了,又許是素姐邇來總不肇事兩鬢已白卻儘管唸佛委實不幸,抑或是洪謙遠行秀英心中冇著式微想有小我說話兒,母女兩個邇來相處倒好。看素姐滿眼擔憂,秀英心中倒不美意義起來,覺著本身之前去母親未免刻薄了。
洪謙大喜,命人請素姐來伴秀英,自封了五十兩一個大紅封兒與大夫,又穩婆一人各二十兩,且命廚下置酒燉肉,接待諸人。天亮時分,又遣人往各處交好人家送信,自家冷水擦一把臉兒,換身衣裳便去朝上站班了。
到得京中,驗看符節函件,向宮中請見,攜林逸、朱璋等並土司後輩等待召見。官家邇來極閒,聽著有事,便也見上一見。返來一見洪謙等,自是“清減”,又看土司後輩等穿著與中原極分歧,又特問了幾句。這些個年青人倒是會說些兒官話,隻是咬字極不準,官家費老邁勁兒與頭兩個答了幾句,背麵便不敢一一與他們問好了,隻籠統說:“爾等既慕風化,故意向學,善莫大焉。”允其就學。
洪謙又領諸人往政事堂覆命。政事堂前接洪謙安撫之策,內裡有安撫土司,誘其後輩赴京讀書,學成以後歸去,是添一親朝廷之土司,而減一反叛之蠻夷。這便合了“教養”、“野蠻”之意,政事堂稱其善。今見其公然誘了很多人來,宰相們也是笑容滿麵。這些個宰相裡頭,北人居多,南人隻要靳敏一個,聽著那偏了三千裡“官話”心頭大感親熱,絮絮說了很多話兒。其他宰相樂得不與這些人傷神,也笑吟吟看著。
因有土司後輩,很多話兒便不好多說,諸相又以洪謙離家日久,不好多做擔擱,命他往附近交還印信符節,攜土司後輩來往四夷館,便可歸家。到了四夷館,各安設下,很有些兒依依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