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歪理[第2頁/共6頁]
梁宿肚裡吃了老邁一驚,暗道,這官家看著年青又嚴厲,腸子也漸會拐彎兒了,我這一退,退得委實是妙!口裡卻說:“蘇正乃是先帝授業之師,令其居丁瑋之下,不成。要便與太傅,要便乾脆不拜。使太子經常往參謀,也顯天家重士尊師之意。”
禮畢,靳敏且笑:“也是官家與東宮帶來福分,今冬不似客歲酷寒,倒好少凍斃些人。”
朝臣明裡暗裡朝九哥探聽,也密查不出甚內幕來。因而便有表裡命婦往玉姐跟前,意探聽。
九哥再要挽留,梁宿竟於禦前將兩手掩耳,九哥不得不自座兒上跳將下來,把著梁宿兩隻腕子,強將這老翁兩手自耳上摘下。不想梁宿雖老,力量卻也不小,九哥端的費了些力量,再看梁宿,眼睛已閉上了,隻作睡著。九哥附其耳畔道:“相公縱成心山川,也須將這年過完罷?莫非不消交割?”
玉姐逃過一劫,心下大慰,亦笑道:“現在宮裡人少事少,我夙起往慈壽殿裡問安返來,打發章哥寫字兒,閒著也是閒著,便做兩針。”秀英上前將針線看了一回,見針腳又勻又密,便說:“做得真好,略慢些兒也無妨,現已暮秋,覺著不如客歲冷,想來本年夏季也要和緩些兒,這件兒厚衣衫卻不急著穿。”
九哥便將先時與玉姐商討嚴厲宮規一事舊事重提,又言“舊時寺人乃以犯法之人充之,犯人何得近君側?今之寺人皆良家子,蓋因貧冬衣食無著,本已哀苦,複行宮刑,有違天和,仁者所不為。”竟有不準寺人之意。
太子徒弟已定,次便是擇其同窗。因帝後有言,這回擇是真同窗,並非仆人之流。因而京中幼兒平白於秋冬之季叫家中長輩逼出一身汗來,不管勳貴與清流,皆再四要子孫用心讀書,臨時抱抱佛腳也強過火都不做――誰個曉得帝後為太子擇友標準呢?
秀英卻不知,這乃是九哥與玉姐平生恨事,這兩個也是命好,生來便有先生伶仃教著。九哥與前頭兄長年齡兒差得略大,玉姐家裡長年一根獨苗兒,少時便冇幾個能一處玩同窗,聽著旁人往外讀書,同窗很多,又玩又笑,皆深深遺憾。且九哥又要藉此皋牢民氣,玉姐又要與章哥尋些個情深意篤忠臣打小兒種植。
秀英得了這好動靜,親目睹玉姐躺下安息了,這才辭職歸家,與洪謙報喜不提。
玉姐道:“娘且休看旁人家,回家好生將珍哥立起來,我都冇看過他幾眼,恰好到我麵前看著,娘可放心?”秀英與洪謙說話時,也曾說著珍哥之事,內心是想,聽玉姐說破,口裡卻問:“官家意下如何來?”玉姐含笑點頭:“他自是允。”
朝臣目瞪口呆,一個字兒也說不出來。蘇先生正與不悟下棋,聽了此事,將棋子往棋枰上一放,拍桌大笑。不悟道:“你教好門生。”蘇先生正色道:“她幼時便常常拿正理來噎我,本日終究有人與我普通遭受,真是可喜可賀。”言畢卻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