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人禍[第3頁/共4頁]
宮裡人議著大事,宮外人一定便不議大事。官家與宰相議是災情、賦稅,官方議倒是:天命。
九哥許之,且說李長澤:“真社稷臣也。”李長澤經他一誇,也是老臉兒通紅,貳內心想倒是:過了這一茬兒,我需求早早要休致纔好。
陳熙尚未到時,玉姐已使於向平往紫宸殿裡求見,言明太皇太後欲行儉仆之事。於向平看著宰相側,一字不敢多言,原模原樣兒學了,末端傳玉姐話兒:“太皇太後年齡已高,若省出個好歹來,非社稷之福。”
李長澤自家也冇那表情,不免又想起邇來太忙,又忘了與佛祖上香去了。九哥已說:“本來人少,置於原郡縣下便罷。現在人多,本來人手便不敷使,當另選官員前去,與他們再設郡縣。也是防著民風分歧,與土著起牴觸。”李長澤道“萬戶設縣,現在總好有三萬戶,可設三縣,置一郡。”
待想出奏對之言來了,方緩緩放動手中急報,安閒對曰:“官家,這也不算太難。天朝對胡虜,除非厲兵秣馬,蓄數年及至數十年之力,不然不敷以反擊取勝。多數是堅壁清野,防備罷了。現在朝廷多事,有力反擊,隻能戍守。如果戍守,邊將足用。”
這一日,京郊一戶莊院裡,朱瑜接著了朱清。朱瑜雖離了朱震府上,卻有朱震與他安排了田宅,雖不如京中府邸,倒是安適適意,也不與京中朱氏有甚寒暄,隻閉門度日。前年娶一鄉紳之女為妻,京中曉得了倒與他些賀禮。現在兒子都生了,朱瑜憶及舊事,彷彿一夢。
————————————————————————————————
此話一出,聽都惶恐已極,慌將手一搖,道:“可不敢胡說八道哩!”內心卻不由記取了這個說法兒。
熬了十餘日,終不得不撤退,往北逐水草而去。
李長澤嘲道:“端的禍兮福所依了。”九哥也笑一下,又斂容,道:“如此,便令他們當場征青壯,死守罷了。”又思陳熙久北方,便喚他來問及北方之事。陳熙亦知無不言,直言北方兼併之事有之,然北人大多樸素,豪強之族亦不非常剝削耕戶,相互也算相安無事。
待議事畢,九哥便提及太皇太後欲儉省之事,命陳熙相勸。陳熙道:“臣當力。卻有一請,請官家垂聽。今值國度多事,若太皇太後無所表示,臣恐於太皇太後之名有損。想來太皇太後亦有此慮。”九哥寂靜半晌,歎道:“如此,我便領娘娘情了。”
陳熙笑道:“燕趙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北方民風彪悍,足用。如果旁時候還難說,現在因有這災荒,飯且吃不上,叫他們從戎用飯,能招來很多。又因蝗災,各處無可食之物,胡人必不能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