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識珠[第3頁/共7頁]
兩處都是明白人,隻要兩處故意,誠懇聯手,便能處得下去。這一年過得甚是舒坦。秀英每算一回賬,總能賺上數百兩銀子,連玉姐也好分與她二百兩。秀英心頭大。
秀英母女冇了後顧之憂,回家自去清算家務。玉姐經少,端的如她本身所說,隻一旁看著。秀英懂多,又是尋來掌櫃管事,又是安插安排。
玉姐卻又有苦衷,家中小祠堂攢造一,內裡卻還是空空。這不是事理!玉姐先悄悄尋了秀英,彼時秀英正看金哥屋裡搖扭捏擺地跑,看了玉姐來,金哥撲到她腿上,抓著她裙子不放手:“大姐姐~”他說話晚,吐字倒清楚。
話說秀英、玉姐母女兩個出了州府,玉姐因秀英麵有愁色,哄母親說了難處,竟說:“此事不難。”
玉姐笑道:“是哩是哩。這城裡,我家算是衣食無憂了,卻另有些人家為過年愁哩,傳聞他們家也冇甚地步,端賴做工度日,娘子與我娘故意幫襯她們自食其力,比與她們柴米還實哩。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兩處便宜,再好不過。”
秀英奇道:“是甚麼人?”
申氏既這般想,不免又看玉姐,單憑這模樣兒、這份機警,縱放到京裡,也不比人差了,若做了八哥媳婦,恐不適宜,若與九哥……申氏看玉姐分歧。隻因九哥雖是本身所出,又是嫡子,畢竟年紀小,若先將九哥事定,四姐、五哥等事又不免要遲誤一二,倒是不美。隻好著緊將四姐、五姐說了人家,免得叫京中亂點了鴛鴦譜。這玉姐還小,多看個一年半載,也還等得。
玉姐複抱金哥與他說話,且教他背詩,先背那首“床前明月光”,一句句說,金哥一句句學。背了半晌,金哥終念會了這四句。秀英見了歡樂,晚間抱了金哥來背與洪謙聽,且說:“玉姐教金哥背來,你哩?也思故裡否?後代都老邁了,也不知祖父母名諱,玉姐一年大似一年,說親時,親家那邊問起,也不好回話哩。”
忽聽得秀英又轉回,申氏道:“卻不知她是為了何事?請進罷。”肚裡卻想,必是急事了,不然何故如此倉猝?不想秀英帶了個好動靜與她。
作者有話要說:[1]眼熟吧,這實在是本錢呈現原始形狀。
秀英看府中呆了好久,極有眼色便要告彆。申氏也不攔著,隻說:“得空常來,今後你少不得與我打官司哩。”
年前秀英便收了數百方帕,又將申氏拿來本錢退了,隻與申氏乾股。申氏既存了與秀英交美意義,便非常不肯占秀英便宜。秀英說:“非有娘子動靜,也做不成這筆買賣。”申氏便說:“我又招不來這很多好繡娘,也做不成這個。”兩人相互謙讓,末端,秀英見申氏也是誠懇,便道:“合用不得這很多,一總兒也花不了幾百銀子。”申氏道:“那便存著,再有人,我還說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