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吳家[第3頁/共4頁]
若吳家另有本來田產,日子也能姑息過下去,但是田已賣了,再無出息之項。幸爾兄弟倆還識得幾個字,替人抄一點書、寫幾封信,也能賺幾個錢餬口。隻恨家中人丁太多,除卻一弟一妹,吳大郎本身另有妻兒要養,眼看二弟一年大似一年,倒是一文娶妻錢也冇有了,連飯都要吃不上了。妹子隻得早早送人做了童養媳,這弟弟總不能也送人做童養媳罷?
那一年程老太公做壽,也熱熱烈鬨弄了兩三個唱來,也擺了幾桌酒菜,可愛內裡有個賣唱女,把勾魂眼往吳二郎身上一溜,勾出了吳二郎三魂七魄來。也是孽緣,後幾日吳二郎往外頭收賬,過一酒樓,又遇這賣唱。賣唱女,色彩但好些,便免不得被揩些油水,又演出一場豪傑救誇姣戲來。
程秀豪氣鼓鼓地點了點頭。
有些人窮且益堅,有些人就窮生奸計,吳家隔些光陰就想來占些便宜打些秋風。碰到年節,也拿一些老茄子、醃鹹菜來作禮相送,程老太公為圖清淨,表情好時與他們幾個錢。今後就有很多磨牙事。素姐荏弱,又隻知抽泣,逼得秀英不得不早早擔負起來。
程謙微一點頭:“最多不過一鬨,那些人也掀不颳風波來,就是噁心一下,並不是大事。”
運氣不好人總會碰到幾門掰扯不清極品親戚,吹不得打不得,不想翻臉就得忍著,縱使翻了臉,還要防他使壞。吳家就是一個讓程家人恨得咬牙存。
隻是吳二郎這贅婿做得極冇職業品德,早忘了要餓死時發願“但助我過這一關,必有厚報”。要餓死時拿臉換飯吃,吃飽了又感覺做贅婿不好。時人是鄙夷贅婿,他也頗聽了幾句不好聽。真有信義,就一起做下去。真有骨氣,就離了嶽家。吳二郎卻做了一件讓人瞠目事情――他拿著嶽家錢,外頭包了個賣唱。
小喜道:“我從門裡看了一眼,來了三五小我,有男有女,阿誰……不內裡,打頭是個老媽媽。太公和老安人必是曉得了,冇人往佛堂裡傳……”身分姐長年吃齋唸佛,家下人等便稱她那間供佛像屋子為佛堂了。
既有男人休妻,就有嶽家請贅婿滾蛋。姦夫淫│婦本身都認了,另有甚好說?程老太公衙門裡當場翻臉,與吳家解了契,隻許吳二郎穿戴隨身衣裳趕了出去。這一對兒野鴛鴦還一頭霧水呢,就甚麼都冇了。賣唱一看勢頭不好,孩子丟與吳二郎,自餬口路去了。她原賤籍,行院裡常有這等出來趕趁,隻要依時交了抽頭,自內裡活,趕上個冤大頭,倒好替她贖身。現在內裡冇個好日子了,往院子裡一縮,改個花名兒,還是勾搭來往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