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驚聞[第3頁/共7頁]
何氏一套赤金頭麵是搶眼,秀英連說不敢。何氏道:“相處一場,你與我客氣個甚?你與娥姐添妝時,我卻未曾這般推讓。”秀英忙叫玉姐收下了,心道,這倒是重禮了。那頭趙家、裡正家等處,亦有物相贈,或是赤金鐲、或是碧玉簪,又或是攢領、禁步、釵、釧一類。
不知怎地,這動靜傳了開來,人皆讚府君高義,又有人說“都說兒媳像婆婆,不想這半子也像嶽父”。申氏卻暗裡叮囑九哥:“你嶽父是個通透講理人兒,你多看他如何行事。多向賢者就教,多與能人相處,須恭敬他。”
後一句戳得酈玉堂心癢難耐,當即便允了,申氏頭一回感激酈玉堂愛名流弊端兒。既想拜托季子,酈玉堂便以書相贈,討這小我情。九哥說與蘇先生卻又是另一番說辭,不過是“不放心嶽家這很多女眷上路”。
秀英道:“先生那邊,有官人說去哩。”林老安人道:“既這麼著,多雇一條船兒,咱也搬,房兒、地步、鋪子都不消動。”
申氏一點頭,卻不問洪謙為何如此篤定必能留京,轉問:“蘇先生但是也一道兒走?他身上另有些故事哩。”秀英道:“這個官人與他說去。”申氏便無話可說,不由動了一念,眼下卻不好與秀英說。
年末老是忙,申氏又要擺酒,請各處官娘子等吃酒菜,又見秀英一回。秀英多留一半晌,言明顯日要來有事相商。申氏摸不清是何事,口上道:“我明日家哩。”
秀英道:“不礙,床要拆了,捆紮健壯了,咱坐船去,穩哩。”又拉玉姐看箱籠,點看林老安人與玉姐嫁奩。複返了屋裡,看金飾,也是巧式樣。玉姐道:“娘,金飾罷來,我……又不是現下便要去那家裡,過二年,式樣也老了,再融了重打,豈不費事?”秀英道:“不費事,不費事,走不了大樣兒,這都是端莊式樣哩。”所謂端莊式樣,便是盛妝之時要戴,比方鳳冠,幾百年也改不了大模樣兒。
見洪家繁忙,薛婆子生恐他家人走了,少做一注買賣,忙將極好幾個丫頭帶了來,請秀英遴選。秀英不敢草率,細心依了昔日體例,不求極機警,隻要慎重。又買了三個7、八歲丫頭,與她們都換了名兒,分叫杏兒、桃兒、李兒,隻待這些光陰檢察,好些兒都與玉姐做陪嫁。
作者有話要說:啊哈,大變將至了~
洪家這般忙,凡與他家有些乾係,漸次都於年前曉得。也不知洪謙與蘇先生說了甚,蘇先生也悶頭將冊本清算,命九哥將借來禦製書還與酈府君。卻不想九哥道:“父親說,寶劍贈豪傑,悉贈與先生了。”蘇先生也不推讓,都收下了。
六哥之事又有分歧,酈玉堂走不開,申氏委實不放心丟酈玉堂一人任上,唯恐一不謹慎,他又惹出甚事來。以酈玉堂身份本領,前衙之事倒不怕他難堪,申氏隻怕一不留意兒,他將家底兒花,又或口上不緊,將六姐、七姐許了出去本身鞭長莫及,又或再弄出個後代來,又要累她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