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第1頁/共4頁]
武家兄弟、王氏、蕭氏甚麼的,都不是大題目,題目是長孫孃舅和那些世家要如何措置?
到了顯慶元年仲春,李小九陛下俄然下旨改《秦王破陣樂》為《神功破陣樂》,同時詔命禮部籌辦三月皇後先蠶禮祭奠大典。
至此,政事堂裡由長孫無忌一手遮天的格式正式被突破。
何況王氏家屬未敗,固然冇了王氏這個皇後,隻要給他們時候規複,很快王氏一族又能在朝堂上呈現,乃至掌控後宮。
“明天我去了拘禁王氏和蕭氏的院子……她們二人過得還好……”固然不再是錦衣玉食,卻也冇人敢作踐兩人,畢竟兩人的家屬還在前麵立著呢。兩人除了落空自在,也算衣食無憂,比淺顯百姓人家的女子過得可舒暢多了!
吳詡隻覺一股怒意自心底湧起……
“蕭氏慟哭懺悔,祈求諒解……”李治現在想起當時的場麵,竟然感覺非常諷刺,因為他曾經一度以為蕭氏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多纔多藝,還和順體貼,有幾分像是當年的徐賢妃的模樣,想不到這統統都隻是假象罷了……
而李小九曾經與兩人同床共枕那麼多年,估計更狠不下心吧?
非暴力分歧何為麼對李小九陛下完整冇用,君不見兩人稱病不過兩個月,李小九陛下就把疇前被承乾謀逆一案連累貶官的杜正倫提溜進了政事堂,代兩人理事。
新一年的年號到底趕在正旦之前肯定了,曰:顯慶。
吳詡見李小九一副‘咱都捐軀色相套取諜報了,你還不快表揚表揚人家’的模樣,不由嘴角狂抽……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小九先前冇能一棍子吧王氏、蕭氏都打死、打殘,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世家還覺得李小九是怕了他們呢,其權勢會捲土重來也是在料想當中的事。
固然殘暴,倒是究竟。
長孫孃舅也快撐不住了……
實際上來講,王氏和蕭氏二人已經成了庶人,對吳詡不再有威脅了,可從眼下的情勢來看,這二人還是宮中的不穩定身分。
但是,要想今後宮中後院一片安寧,使得李小九和她不必用心防備宮中產生變故,這兩個女人就不得不撤除了!
王氏和蕭氏都是舉國聞名的大世家,他們家屬的女兒固然被趕下了皇後和貴妃的寶座,卻底子冇傷到他們各自家屬的底子,特彆是眼下,李小九陛下的後宮空虛,大不了再送一兩個家屬女子進宮就是了!
彆的,因為在冊立吳詡為皇後的過程中,因為於誌寧老爺子保持了中立態度,李小九陛下特地讓其留任太傅一職,持續在東宮教誨新太子李弘,而帝黨骨乾許敬宗和李義府則被授予太子來賓這一全新職位,作為李弘小朋友的首席幕僚。另有韓瑗、來濟等人也在東宮掛職,算是李小九陛下給幾位閣中相公台階下了——不過,對方是否承情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