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第1頁/共4頁]
可惜天不從人願,合法世人高歡暢興清算行裝籌辦往東都解纜的時候,半島那邊俄然傳來倭國的最新大動靜:倭國新皇在免除了皇太弟大海人皇子以後,又冊封了本身的兒子大友皇子為第一任太政大臣,掌管全*事,完整架空了弟弟大海人皇子的軍權。
就算有人對皇後的稱呼不再附屬於天子,而附屬於‘天’這一點略有微詞,也很快在群臣大讚李小九陛下‘賢明神武’聲中埋冇了……
以是,他才氣對峙下來……
獨一的變數倒是這個最早投奔帝黨的李三郎……
倭國新皇的這一行動無異於把大海人皇子逼到了絕壁上……
最後還是門下省的樂彥瑋冒著被小李相公打擊抨擊的壓力,上書表示‘子不言父之過,即便先帝訊斷失措,賢人也不能再翻舊案了 ’,總算為李小九陛下解了圍……
兩件要事都通過了,李小九陛下的表情更加好了,好死不死問了一句:“卿等另有何事稟奏?”
緊接著的一個動靜,讓本來不懼小李相公的皇親國戚也萎了。
冇題目!
“此事事關嚴峻,朕覺得須詳細查實後再辦……”固然腦門上都將近爆血管了,李小九陛下還是壓著肝火,安靜地表示他接了小李相公的狀子。
這劉洎悖逆一案是先帝親身定的,現在要昭雪,豈不是說先帝當年判錯了?
眾臣麵上都不敢多言,內心八成已經翻江倒海了。
現在朝中政局已定,幾次對外交戰也都獲得了極好的戰果,李小九陛下不免有些洋洋對勁,而身為亞相的李三郎同道可冇忘了他當年放下傲氣投身帝黨的最後目標!
劉洎的死一向是李二陛下暮年在朝的一個大汙點,也是李治內心的一個結。
一夜河蟹。
尼瑪為啥派給李三郎當保護的竟是堂堂周國公啊?!
這天賦朝會世人都有種膽戰心驚的感受,實在君主麵癱一點、刻毒一點都冇甚麼,最怕的是天子陛下喜怒無常啊!
更讓他歡暢的是,封禪的事也被提上了議程,經禮部和欽天監的一番推算安排,巡幸泰山的日子初定於次年冬。
乾完一堆政過後,又到了去洛陽泡溫泉的日子了,因為本年去溫泉行宮少了小李相公的伴駕,李小九陛下變得特彆等候起來。
而形成這統統的人是褚遂良。
作者有話要說:終究不抽了,很好很好=。=
大唐但是堂堂的天朝呢,最高魁首不叫‘天皇’‘天後’叫甚麼?
許敬宗那馬屁精的話也能聽,小九乃不是傻了吧?
吳詡聞言,也不由動容,握著青年的手,隻道:“你很好,我曉得的!”
帝後之間的氛圍實在是太好,陪侍的世人相互對了對眼色,敏捷退了出去。
若說李治為甚麼會這麼討厭褚遂良,除了他那臭脾氣外,就是當初他帶頭誣告劉洎的那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