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海歸[第1頁/共5頁]
在京當官的都曉得,朱成皓非常信賴賀文麒,這位戶部左侍郎官職不算頂好的,但能在兩代帝皇手中幾次升官,必定是有些本領。加上賀文麒好歹是探花郎出世,回京時候屢有政績,垂垂的他們也是服了。畢竟這位從南中返來,帶來的政績確切是前頭那幾人遠遠不如的不是!
即便這般,出海時候的船隻,也已經少了十幾艘,傳聞這已經是比擅自出海榮幸很多的事情了,那幾艘船帶著船上的人,一起留在了異域他鄉,而返來的人,一個個都是麵帶憂色,他們曉得,一旦返國,就能獲得極大的名譽。
察家還要再說,李察氏嘲笑一聲,彆覺得她不曉得自家孃家的意義,還不是感覺自家知禮不如文麒有出息嗎,當初文麒還未返來的時候,她倒是真想過給知禮娶孃家的外甥女,誰曉得孃家大嫂一口就回絕了,現在倒是好,上趕著倒貼了,想到現在的媳婦的操行,李察氏暗道幸虧當初冇把婚事定下來,不然不是虐待了兒子。
比及來年入秋,遠去的船隻卻還是冇有動靜,算算時候已經一年出頭,按著本來的打算,船隻應當早就返來了纔是。這般一來,朝中不免有些分歧的聲音發難,賀文麒心中也是焦炙,如果此次出海不勝利,將來他想要再一次鞭策大範圍的下西洋,恐怕也不是那麼簡樸的事情,即便是朱成皓,也會考慮的更多一些。
越聽察家越是躊躇,再加上李察氏也不肯意兩廂說和,他們也不敢貿冒然的找上門去,說到底,兩家的家世相差太大。
賀文麒倒是冇有一口回絕,他手中也有一批貨色,比他當初出資的遠遠多一些,那是朱成皓見國庫豐盈,給本技藝底下官員的私利。這些東西,天然也是需求人去措置的。
這位於拾大人向來備受獎飾,是個樸直不阿的人,對於年青人也不會打壓,最首要的是,賀文麒固然算起來是這位大人的直屬部屬,但到了新的崗亭,最首要的還是伴君,倒是比翰林院的那些更像是天子近臣,於拾心中有些明白天子的籌算,對著賀文麒也是和和藹氣,倒是讓一竿子不平氣的人無話可說。
文人最怕的是甚麼,不是死,而是千古留名,留下的還是臭名聲,恰好朱成皓一手建立了錦衣衛,乾的就是監督大臣的行當,隻如果小我,當官的哪有幾個不偷腥的,不是家裡頭有題目,就是家外頭有題目,幾次下來曉得了錦衣衛的短長之處,大臣們也不敢再過分“樸直”,也是幸虧錦衣衛隻聽令行事,不會逮著誰就咬誰。
官府的東西往外賣,天然是要通過皇商的,而這麼大的份額,天然不成能是一家能吞得下的,也幸虧曆朝地大物博,現在老百姓的日子也好過起來,不然這麼多的貨色,想要措置結束也是一件難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