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第1頁/共3頁]

“田黃石?還上等?難!”司機搖點頭,把著方向盤躲過路麵上的一個小坑。接著道,“田黃石都搶著要,一年到頭也不必然能夠挖出一塊好料子,偶爾出那麼一塊,有的是人探聽著上門去搶購的,那裡能等著你們大老遠的去買?”

周晨和張宇相視一眼,周晨倒是在壽山石質料上看過南後街的先容,但那三言兩語的,不過是略提了一提,就曉得有這麼個近似於琉璃廠的古街罷了,詳細的是真不曉得。提及來,就是福州,她也是第一次來。

聽到司機說對那邊環境熟諳,周晨也起了興趣,問道:“那邊現在是甚麼環境?還能買到壽山石嗎?”

福建多山,這邊的山勢卻並不算太高。也冇有多險要。並且與北方的山分歧,到處都是濃翠疊嶂,即便暴露一片山石,也不顯得高聳蕭瑟,反而平增了一份峻秀之色。雖是福州近郊,火食稠密,卻也不失風景娟秀。

周晨和張宇點點頭,這個不難,雖說現在出來都說淺顯話,但口音的南北差彆還是很輕易能夠聽出來的。

修建的表麵采取福州民居特性,灰藍色的斜屋麵配以仿森屋架構件,白灰牆麵配以綠色玻璃窗,裝點些傳統的官方花格窗,挑廊,使悠長古樸的民居修建氣勢在新期間的壽山石館上得以表現。

館外幾塊巨型的還未打磨的壽山原石,非常古樸,又不是本真,館內擺設的一乾壽山石雕鏤品,既有人高的大型雕鏤,又有小巧小巧的把件兒。最讓周晨讚歎的,一件是荔枝擺件,偌大一塊壽山石被雕鏤成一穗荔枝,碩果累累,皮殼鮮紅瑩潤,另有兩個荔枝剝了皮,暴露一片淨白細緻的果肉來,真真讓人看著,就彷彿能夠聞到荔枝的暗香來。另一件是仿照乾隆的田黃三連玉璽造的連章,三大六小六塊印章被打磨精美的鏈子相連,這等物件,彆說用材講求,就是這個雕工,也是最講求匠人技藝的。

見周晨和張宇都點點頭,司機又道,“壽山石固然產於壽山,但真正要買壽山石,卻不必去壽山那邊。我們福州馳名的南後街,想必你們曉得吧?”

進入壽山石館,周晨倒是大開眼界。

搖點頭道:“那壽山石方纔從山上采下來,帶了泥土雜石,並欠都雅,非懂行的人不知其代價。而真出了好料子,南後街那些老闆們是乾甚麼的?就盯著這巴掌大的一塊地兒呢,有了好料子,不過夜就上門了,底子冇有彆人的份兒。二位此次去壽山,看看那壽山石館也就罷了,真要買壽山石,等歸去,我帶二位去南後街轉轉,那邊不但有新出的好石料,另有些傳承下來的好東西,隻要有錢,不怕買不到好東西的。”

不過,周晨轉了一圈看下來,這些展覽的壽山石雕工精彩,色彩也多種多樣,卻實在冇甚麼特彆號貴的種類。不說豔如蛋黃的田黃凍,就是紅色也多是赭紅、棕紅、暗紅。黃色的也有幾塊,卻不是太淺就是太深,淺的不敷持重寶貴,深得就是了靈韻,顯得暗沉起來。周晨揣摩著,竟是冇有一塊能夠趕得上她從羅細妹手裡買的那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