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賊情逆轉[第3頁/共5頁]
秦瓊和來整這兩戰很有功績,不過正職的鷹揚郎將再提上去的話就要到衛級的副將了,明顯二三十歲的人都不成能有這個資格,以是蕭銑非常體貼腸為他們表奏了兩個鎮軍將軍撫軍將軍的武職虛銜,好讓他們從品級上達到正六品武將的職位。彆的財帛犒賞方麵蕭銑底子不需求等朝廷旨意,自掏腰包就能拿出各自五千貫的犒賞外加賜綢五千緞。來整即使是來護兒的兒子,見慣了大犒賞,也是衝動不已,秦瓊便更是斷念塌地了。
蕭銑在淮南,目前隻是一個受命而來的過客,而王世充這個江都郡丞但是要一向做下去,直到被調離的,賊情輕重,直接乾係到了他將來的前程。以是大戰結束後第三天一早,王世充就親身趕來海陵縣城與蕭銑會晤,參議後續剿賊大計――
幸虧蕭銑始終保持了復甦,見到輔公佑逃竄的時候,就一起讓秦瓊集結起殘剩的全數馬隊,死死咬住方向,但是不要追及,便這麼遊而不擊,噁心輔公佑。輔公佑狼奔豕突逃回北麵四十裡外的大營後,公然持續如驚弓之鳥,不敢暫留,不曉得秦瓊的馬隊隊會引來多少官軍大隊,以是連夜拔營起寨持續北逃,傳聞一向逃回到山陽郡地界才收住腳,如此一來,疆場上逃散的潰兵天然冇有機遇重新收攏了,回到山陽郡一看。竟然隻勉強剩下了三萬人。
順帶說一嘴。在那兩場大範圍野戰的勝負決出以後,李子通軍留在海陵郡其他四縣的守城炮灰也根基上落空了抵當的意誌,流亡甚眾。比如建陵縣城的守軍便是在連夜開城門突圍的時候被埋伏在城外監督的官軍截擊了,大敗虧輸,餘者儘皆投降。其他海陵縣等處得了官軍招降的動靜,並且把彆處破城後的俘虜押到城下請願,也完整喪失了抵當意誌,故而海陵郡各縣兩日以內一鼓而平。
從賊軍那邊緝獲的兵器,挑挑撿撿另有可堪一用的便留下,不過大多數都是本來就從官軍手中緝獲又年久失修的生鏽襤褸。隻好拿去回爐鍊鐵。甲冑方麵,鐵甲隻要幾十副的緝獲量,並且還是釘皮甲而非純鐵鱗甲――也就是在皮革甲冑外頭用銅釘釘一些金屬片貼在皮外頭那種。其他皮甲乃至布衣如果過分襤褸又感染血液肮臟太多的,則隻好當場燒了,免得回收反而感染疫病――江東軍現在穩坐富庶的火線,並不差這一些賦稅。
蕭銑大抵交代了一番,又感覺和長孫無忌說這些話有些太假了,冇需求――長孫無忌算是對他納過投名狀,看得出來隋朝大局已經冇法挽回的了,他又何必再虛情冒充表示本身對這個王朝的忠心呢?當下倆人也就有事說事兒,把閒事給安排了,然後蕭銑一邊調集眾將封賞軍功,一邊又去上捷報,趁便給王世充去信,讓對方共同對輔公佑持續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