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欲擒故縱[第2頁/共4頁]
厲之華笑道:“多謝邱兄指導,看似諸位曾去過酆都,那邊定是好玩,邱兄一幫人可要和小弟一起去麼?”
邱得仇道:“少年公然聰慧非常。”
世人從開端直笑到等他說完,還仍有幾人笑聲未歇。嚴龍見這少年大放恭維又感好笑,又感惡膩,聽這少年說邱得仇等人是青城派的,不由詫然。突想:“我在隨州時,陶可中可冇提到他軍中烈友有姓邱的,倒唯傳聞過四川青城派,此派掌門人便姓邱,莫非此人就是青城掌門邱得仇?若此人與我家真是世交,陶可中又為何不加提及?此人稱我嚴世侄,又說在我小時曾去綠島,我怎會曉得?此人催我和陶叔叔離莊,為何陶叔叔久醉不醒?這邱得仇如果好人,為何陶叔叔讓我稱其為伯父?或許陶叔叔被此人用藥迷昏,掌控了他的神智,以世交之情攀交為餌,誘引我們離莊,半路侵犯亦許是真。”他越想越感中間有很多可疑之處,不由惶恐之極,暗罵本身胡塗地入了人家早設的彀中。嚴龍怕倒不是,隻是陶大水已落彆人股掌,若把陶大水能要回,再打馬逃回屠門山莊最妙。
鄔寬唯點了點頭,臉上也無任何驚奇的神情,隻在前帶路,去與屠破刀彙合。
三人見他們停在那家仆出來的房門前,邱得仇又開門去看。不久,便見他和一少年出來,另一弟子則把陶大水背上馬。三人見陶大水身子萎軟,不知死活,想他定在席間不知不覺著了邱得仇的道。厲之華心想在席間時,這二人言行密切,談笑風生,不似有何不快之象,為何要擄他逃脫?又看邱得仇身後那少年年紀與己相若,膚色略黑,倒是英豪剛毅之相。想這少年絕非邱得仇的門徒,眾弟子均身打棕色勁裝,照顧兵刃,可這少年則一身長袍,身無攜刃,似是氣色不好,行舉不捷。此人如果青城門下,邱得仇自難會攜一帶病少年出門,或許是陶大水的甚麼人。越想越感古怪,三人因而也跨馬行去,他們飛身下樹。
厲之華見鄔寬矮矮胖胖,技藝倒是敏捷利落,心下不由暗讚。來招“一鶴沖天”,縱起兩丈多高,右手向後一拍枝乾,借力向前麵一條樹杈飄落,比二人還要高出半丈之多。
厲之華又道:“其出處是……我看過南朝梁武帝蕭衍《賜到溉連珠》一文曾載曰:‘研磨墨以騰文,筆飛毫以手劄。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此乃歌頌到溉為尋求文辭完美,竭經心力,不吝獻身的引喻,亦是最早啟用此詞的文章;前朝李德裕《會昌一品集・卷三・浮名論》亦有筆墨載雲:‘趨之者如飛蛾赴火,唯恥不及’;另有前朝道世和尚《法苑珠林》第十五卷之‘破邪篇’之‘引證部’又引之‘涅盤經’曰:‘汝等今者興建是意,如同飛蛾投於火’;本朝賾士主輯《古尊宿語錄》之卷三十五之‘大隨開山神照禪師’亦有雲:‘俗淺醜道,以木為骨,以葉作肉,豈比飛蛾投火,自傷自壞,自討死吃耶’;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