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相見[第2頁/共4頁]
一席述話,縣丞姓6,名明,出身蘆州高門,他這一支拉著幾個彎,能與葉家拉上親戚,這縣丞還是以口稱伯父,這意味著兩邊有了必然的合作根本,要能再尋些共同好處的話……
縣丞對此很熟諳,並不膠葛,陪著聊開。
“明府”就是縣令,壓在縣丞上的主官,在宦海上又稱“百裡侯”。
“哦?”
突聽得一個親衛驚奇出聲。
縣丞曉得這族人不是大驚小怪的人,走了疇昔,見得壁上有一篇詩文,一眼望去,滿壁文氣金黃。
“是。”就有人應了,上麵的鄉老聽了,都是悄悄戀慕,模糊有些妒意。
縣丞先是一笑,心中一動,這片祭文寫的還是不錯,轉眼又看去,卻模糊瞥見一絲青氣,頓時一悚,看了上去。
古刹中,火堆陳跡尚且新奇,香火灰燼也未曾隨風而散,這立時使二個持刀的人警省起來:“請大人稍等!”
“前不見前人,後不見來者……文雖淺近,意卻雋永,吾家何人有此氣勢?”葉孟秋沉吟一遍,記得媒介,目光迷惑不解。
此時酒過三巡,縣丞淺笑著喝完一杯酒,轉移了話題:“提及來,我前兩日在山中碰上一件趣事,能夠與貴家弟子有關,還要問問伯父。”
縣丞就略述了那夜經曆,鄭而重之背誦出詩來。
葉孟秋親奉上一杯:“賢侄真是故意為民,老朽以茶代酒,替鄉民敬上一杯。”
遵循本朝體製,縣令主政全縣,而縣丞卻主管文籍道籍,主持孺子試,這一說,隻怕這個葉青,一個童生是跑不掉了。
族長葉孟秋笑聲,在樓下都能模糊聽到,顯是少有的歡騰,靠近了些,聲音變得愈來愈清楚。
清風緩緩,小小席麵一時變得融和,喝了兩杯茶,又上了酒,葉孟秋召來三個少女作陪。
縣丞趕緊雙手接過:“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敢當葉公之禮……實在早故意踏遍全縣,隻初來乍到,不能搶了老明府的風頭,不得已在縣中靜養半年,忸捏,實在忸捏!”
葉孟秋聽到葉青時,內心就是一驚,立即就起了心機,但他是極深沉的人,一麵內心揣摩,一麵緩緩說著:“是我家後輩,年才十五,正要考孺子試,既是大人相召,豈有不見之理……小荷,去引葉青上來。”
葉青大喜拜謝,又謝了葉孟秋,就下去了。
“何事?”縣丞一皺眉,出言說著。
見著縣丞要上前,這高裡長卻趕緊上前帶路,推開了還剩下的半片門,向內裡一看,卻說著:“咦,有人夜宿在這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