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chapter.24[第1頁/共3頁]
第一章
六親反麵,有孝慈;
第二章
淵兮似萬物之宗。
第八章
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
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第九章
第二十五章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善之與惡(è),相去如何?
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滌除玄覽,能無疵(ci)乎?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此三者覺得文不敷。
物或惡(wu)之,故有道者不處。
第二十一章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高低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跂(qi)者不立,跨者不可。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猶兮其貴言。
湛兮似或存。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zhui)形。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六合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u)兮若無止。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上善若水。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
天門開闔(hé),能為雌乎?
古之善為士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
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厥後。
致虛極,守靜篤(du)。
第十二章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第十六章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第十八章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pin)。
為有為,則無不治。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賢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埏(shān)埴(zhi)覺得器,當其無,有器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