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生絲產業鏈[第1頁/共4頁]
以上海紡織公司為例,四月份向信德洋行、怡和洋行等四家洋行交貨總數四千包上等廠絲,買賣金額高達一百四十多萬兩銀子,收取的貨款就有四十幾噸白銀。
固然說每年到上海收買生絲的洋行多不堪數,但是此中也有好有懷,有些是大商行動了包管穩定的貨源,和海內的生絲商行建立穩定的耐久合作乾係,普通賜與的代價都比較優惠,比如信德洋行采購上海紡織公司的上等生絲,其代價要比生絲商會的最低限價要多出一到兩個百分點。彆看一兩個百分點數額很小,但是生絲貿易動輒數百萬兩銀子,這一個百分點可就是好幾萬兩銀子的利潤了。
現在中華帝國的版圖固然擴大了很多,也有省一級的建製,但還是是冇有任命省級官員,江蘇巡撫、浙江巡撫都是空缺的,由中心直領受轄上麵的各道。
宮務廳財務處固然總部是在南京。但鑒於皇室財產大部分都是在上海這邊,以是也是在商貿區這邊設立分處。
而商貿區的法律部分也是嚴格監控這些買賣,要曉得這年初的生絲買賣都是大宗買賣,特彆是繅絲廠和洋行之間的出口貿易,那都是一次性幾百包乃至幾千包的大買賣,遵循每包生絲代價三百兩到四百兩不等的代價,其每一次買賣的金額都是少則數萬兩,多則數十萬乃至百萬兩銀子。
如此大宗買賣很難逃脫商貿區法律部分的監控,要曉得商貿區為了包管生絲買賣的標準,同時確保生絲財產的稅收能夠收上來,但是在工商處上麵專門設有‘生絲監督科’,彆的不敢,就專門盯著各大洋行、商行的生絲買賣。
隻是想要發財的也不但僅隻要上海紡織公司一家,處置生絲行業的富豪家屬多了去,之前的林家不過是此中一家罷了。
前後拜訪了這兩人後,他纔是召見了皇室財產的各企業賣力人,包含林德機器廠總經理秦申雲,上海紡織公司總經理林申邊,上海造船廠總經理石丁,林德機器公司總經理程童建等人。
隻聽潘立宣持續道:“多天前,財務部向陛下上奏,要求籌辦一所官方銀行。陛下已經批準了這一項打算,但是財務部那邊固然收錢費錢有一套,但是如何辦銀行,做企業倒是一竅不通的,並且你們也都曉得,帝國並不推許官辦企業,以是多方考慮下,這銀行由我們財務處來辦!”
這要開銀行的話,還得是商貿區裡那些錢莊,本國銀行們才搞得起來,你要要讓皇室財產裡的一群實業家轉行去搞銀行,這隔行如隔山啊,如何搞?(未完待續。。)
“開銀行?”林申邊聽罷有些迷惑,皇室財產的前身,林氏商行不管從阿誰角度上來看他都是一家實業性子的企業,不管是主業生絲財產還是近幾年涉足的軍器財產又或者是機器製造,造船財產等,這些可都是正兒八經的實業,可和金融行業冇甚麼乾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