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chapter32[第1頁/共4頁]
老子:「品德經」:第十五章
老子:「品德經」:第九章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上善若水。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鑿戶牖覺得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老子:「品德經」:第六章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賢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製不割。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是以賢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絕仁棄義,民複孝慈﹔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不自伐,故有功﹔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離輜重。
。。。。。。。。。。。。。。。。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曠兮其若穀﹔
不自矜,故長。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
不自是,故彰﹔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故能成其私。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致虛極,守靜篤。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吉事尚左,喪事尚右。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儼兮其若容﹔
為有為,則無不治。
天長地久。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章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誠全而歸之。
老子:「品德經」:第十七章
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
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處世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老子:「品德經」:第十一章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其次,侮之。
聽之不聞,名曰希﹔
或強或羸﹔或挫或隳。
故有之覺得利,無之覺得用。
六合以是能長且久者,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一章
老子:「品德經」:第三十章
是謂襲明。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穀。
老子:「品德經」:第十九章
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