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詞條老不正經 - 第六百二十四章 他問的太多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他問的太多了[第1頁/共4頁]

至於說冊封之事,大唐莫非真的在乎甚麼人來當這個倭王嗎?

“鄧良見過王爺。”鄧良很當真的對李絢拱手施禮。

李絢三言兩語將這全部過程當中統統和李敬業觸及的處所,全都講了出來。

“嗣英國公雖隻是眉州刺史,但其人精通軍略,善謀得斷,再有軍中一眾舊部,如果有人此時出言讒諂,那麼嗣英國公費事不小。”李絢的神采帶起一絲擔憂,彷彿真的在為李敬業擔憂一樣。

“校尉心中稀有便可,此事固然有些費事,但也不算甚麼大事。”李絢擺擺手,說道:“現在重點還在西域吐蕃,現在東征已近序幕,校尉不知是否故意往西麵跑一趟?”

一陣腳步聲在他身後響起,李絢刹時回神,回身向後,鮮明就看到鄧良已經來到了他的身後。

李絢拱手行禮,同時有些獵奇的問道:“鄧兄不是在堂內和竇翁另有事情要談嗎?”

除非他肯狠心將除擔當人以外的其他兒子全數殺光,那麼他的孫子還是要麵對叔伯爭位的局麵。

天武王並不擔憂本身的傳承會呈現甚麼題目,他的兄弟能殺光的,都已經被他殺光,平輩已經冇人能掠取他兒子的王位,他更擔憂的,實在還是他孫子的王位。

反倒是倭國國使,國書上所寫內容和聯絡與道真和尚所商談彆無二致。

此番大唐撤兵,三戰連敗的新羅立即又重新振抖擻來,此番雖是第二次請罪,但請罪國書上縮寫內容和前次彆無二致,其心已然昭然。

也就是他顧忌於朝中之事,不然親身登岸新羅,說不得就要完整的毀滅新羅,然後窺測倭國也一定不然。

不久前,文旭被捕獲,他被捕獲的地點,便在英國公彆院,嗣英國公這才被牽涉此中。”

李絢嘲笑一聲,鄧良微微附和點頭。

鄧良點頭,略帶憂愁的說道:“在先帝朝時,家父參軍,便是在英國公麾下撻伐遼東,乾封元年,英國公再度撻伐高麗,家父仍在英國公麾下效力,故而此次由謀逆之事觸及英國公,家父拜托下官扣問詳情。”

“王爺所言甚是,下官受教了。”鄧良有些感慨了站了起來,對著李絢拱手道:“多謝王爺指導,下官就不打攪王爺歇息了,告彆。”

鄧良有些苦澀笑了笑,有些事情也不是他想如何就如何的。

現在固然我朝雄師後撤,但來歲要與吐蕃有戰,屆時新羅意向如何……”

新羅人對左券之事向來冇有尊敬之心,本日應明日反,常有之事。

鄧良微微點頭,這此中的玄機,他也曾經聽人提及過。

但是不等這兩人找上麵,已經有人先一步纏上了李絢。

“嗯?”李絢臉上的神采頓時一沉,行走間有些驚奇的看向鄧良,隨即恍然的說道:“本王明白了,令尊當年便是英國公的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