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第368章 捷報[第3頁/共4頁]
“但是,這場乾旱究竟會持續多久,卻也不得而知。臣建議,當減少公卿的俸祿,節流開支,以備不時之需。”
“第一,減少用度,節流開支,爭奪能夠撐的時候長一些。”
“其三,各地任用廉潔無能的官吏,針對各地分歧的狀況,一一管理。”
李儒、程昱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絲笑意。
“更何況,幷州乃是寒苦、荒涼之地,糧草儲備本就未幾。在關中龐大的耗損之下,幷州餘糧亦是所剩無幾。”
他躬身向前,說道:“實在大將軍的話,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想要處理麵前的窘境,無外乎規複活產、節流開支、任用能吏。”
朱儁亦是說道:“臣附議!”
這段時候,陳旭固然也是每日都上殿議事。但是除了軍務上麵的事情,其他政務如果天子不向他扣問,他也不會插嘴。
“朕意已決,今後除了每日口糧以外,其他開消,能省則省!”
既然已經決定定都此地,那麼蒲阪城的範圍勢需求擴大好幾倍。
他的言下之意乃是:如果你們冇有才氣措置各種政務,那麼我隻好再次統轄大權。阿誰時候,可怪不得我不放權,而是你們過分無能。
陳旭還冇出言答覆,就有朝臣倉猝插嘴道:“大將軍總領一應軍務,每天有很多事情需求措置,已經非常繁忙了。這些外務小事,還是交給我等想體例處理吧。”
話畢,陳旭直接回身拜彆。
說到這裡,文昭冷冷掃視了世人一眼,有些衝動地說道:“諸位莫非不知,秋耕越來越近?”
陳旭聞言,心中一震,向天子施了一禮,道:“陛下,武關有首要軍情,臣先去將其措置結束,再來彙報給陛下。”
但是,減少開支這件事情,如果交給天子措置,那麼事情的性子,將會變得完整不一樣。
是以,天子以及百官,纔會以為幷州也快到了山窮水儘的境地。
“除此以外,陛下當下詔征辟四方纔俊,下放各地為官。”
“臣感覺,能夠參照幷州的形式,開端規複活產,籌辦秋耕。”
朝中大臣你一言我一語,商討、爭辯了半天,卻仍舊冇有給出決定性的建議。
又有人奏道:“現在秋耕將至,陛下該當下詔安撫民氣,招收流民,並且分發給他們地步。隻要比及來歲糧食成熟,朝中窘境天然能夠迎刃而解。”
這個時候的士大夫非常重視名聲,如果其彆人都為了江山社稷,同意減少開支,其彆人即使心中不肯,也隻能咬牙接管這個究竟。
如果考慮到,信使在路上的擔擱,那麼高順打下武關所破鈔的時候,必然更短。
“其二,招攏流民,開墾地步,規複活產,但願來歲能夠有個好收成。”
劉協臉上也帶著一絲憂色,他對著楊彪說道:“楊太尉,對於此事你有何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