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州筆會(三)[第1頁/共4頁]
孔融笑道:“既有妙文,正合筆會聚集文章精華之意,薑家公子切莫藏私。”
薑述來到前廳,見周氏正眉開眼笑與薑戰群情筆會之事,上前施禮道:“給母親和叔祖存候。”
薑戰近期對薑述非常存眷,聽薑述方纔所言,似有婉拒之意,心想薑述人小鬼大,猜不透其企圖安在,天然不會橫生枝節,道:“述兒所言有理,六叔擇日去與清正回話。”
周氏內心有些不平,憤然道:“薑家操心著力方挽回大姑名節,卻冇推測竟是這般成果!”
薑述謙道:“母親過譽了。”
待薑述全文寫完,孔融通篇朗讀,體味很久,歎道:“薑家公子之才,遠勝於我;薑家公子之德,世人難有與其相論者。”
“有外客?”薑述問道。
自從薑述傳聞孔融到來的動靜,本欲仰仗詩作聞名,未曾推測楷體字引發這般顫動,始料未及,暗生悔意。&#聞聽薑戰之言,便知薑戰之意,欲借《愛蓮說》所喻,晉升品德名聲,以釋皇家之疑。
王修評完此文,孔融鼓掌讚道:“薑家公子書文雙絕,叔治批評出色,此次筆會之盛,不久將會立名天下。”
午後,田希宣佈筆會結束。薑述回到府上,步入書房尚未坐穩,穗兒道:“公子,夫人請您去前廳。”
薑述當下讓酒保鋪紙研墨,默寫《愛蓮說》。孔融站在薑述身後,初時隻是體味書法筆意,及寫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時,不由鼓掌稱絕,道:“此傳世絕句也。”再看下文“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成褻玩焉。”孔融評道:“但是此段,足可名垂千古也。”
薑述雖為穿越客,曉得古時訂婚都早,此時談婚論嫁屬於普通之事。但想到豐兒年紀太小,不知今後脾氣如何,待要出言推讓,又顧忌田希佳耦麵子,是以答道:“兒尚年幼,本不該考慮此事,但如果回了這門婚事,恐會是以生怨。不如臨時口頭應下婚事,三年以後穗兒年紀稍大,再立婚約不遲。”
周氏轉首望向薑戰,道:“六叔以為如何?”
孔融道:“此文凸起應用烘托之法,菊正麵烘托,牡丹背麵烘托。蓮花是文人筆下高歌頌歎之物,但多數文人皆讚歎於其清姿素容,將其形諸筆端;而此佳作獨辟門路,重點描述蓮之品格,稱道其堅毅風致。寫出此文之人,定然潔身自愛,不與世俗同流合汙,鄙夷追名逐利者。若非品德高潔之人,安能寫出此文?”
薑述笑道:“叔祖內心明白,何必問我?”
再觀結句“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繁華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忡遠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